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zjj > 華西都市報

巴中正月十六登高 從舊民俗到新時尚
2021年02月23日 10:42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正月十六登高,是巴中沿襲千年的習俗。每年正月十六,巴城萬人空巷,城市周邊的望王山、南龕山上人頭攢動。經過千多年演進,這項大規模的民間活動也與時俱進,融入諸多健康積極的元素,已成為新時代巴中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被視為巴中人積極向上的精神象征。

  關于望王山的傳說

  據巴中知名文化學者汪信龍介紹,位于巴中主城區的望王山,其名字由來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史料記載,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武則天貶章懷太子李賢為庶人,流放至巴中,太子年年正月十六都要登山遠眺長安,祈望早日回到親人身邊。百姓感念太子重農墾、恤民情,遂自發尾隨陪行登山。李賢死后,他經常登的那座山,被百姓叫作“望王山”,千年以來,望王山一直是登高的首選。

  當然,關于登高的來由有多種說法,比如還有起源于古代巴人之說,但“紀念唐太子李賢”最為主流,流傳也最廣。

  舊民俗變新時尚

  汪信龍介紹,除紀念唐太子李賢之外,人們登高還抱有其他一些樸素愿望。比如“走百病”、“求子”等。

  清代道光十三年朱錫谷纂修的《巴州志·風俗》記載:“走百病又叫游百病,各地習俗不一樣。早在元、明已有此習,如明代齊魯人多以正月十六游寺院,謂之走百病。京師(北京)多以元宵出游,摸正陽門的門釘,以除不祥,名走百病。古巴州農歷正月十六登高南龕走百病。”

  南龕,即是與望王山隔河相望的南龕山。當時人們登山采摘柏樹枝丫別在身上,祈愿能掃除百病。或者到南龕山“打兒洞”燒香,祈禱生兒育女。

  隨著時代變遷,“打兒洞”已少有人問津,今天巴中人登山,主要是品味千年民俗魅力,感受家鄉嶄新變化。

  為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巴中市將“正月十六登高節”納入了“巴文化中心”文化名片范疇,在豐富活動內容的同時,也賦予了年年登高人人進步的嶄新時代內涵。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謝穎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 日韩精品在线盗摄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