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尹勇 綿陽觀察 陳冠宇 李睿
3月29日,綿陽科技城新區(下稱“新區”)揭牌儀式在綿陽科技城創新中心舉行。當天的揭牌儀式,標志著科技城新區建設正式拉開大幕、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據了解,去年年底,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公開《關于同意設立綿陽科技城新區的批復》,同意設立綿陽科技城新區。這是繼宜賓三江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南充臨江新區后,全省設立的第4個省級新區。
在揭牌儀式上,綿陽市委主要領導表示,建設綿陽科技城新區,必須在科技創新方面展現更多作為,這也是科技城新區區別于省內其他三個新區的一個顯著特點。新區是綿陽承擔全省乃至全國重大改革發展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也是牽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是推動綿陽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新區建設將實行“三步走”,預計到2022年、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將分別突破750億元、1000億元,到2035年將基本建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城市新區,產城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科技創新示范作用充分彰顯。

規劃建設新區有何意義?
記者在會上獲悉,規劃建設綿陽科技城新區,承擔三大使命——有利于推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有利于推動形成“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促進成都平原經濟區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發展。
新區將建在何處?
據介紹,新區將依托綿陽科技城集中發展區進行規劃建設,規劃范圍包括綿陽市涪城區、游仙區、安州區所轄的9個鄉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面積396平方公里。

“三步走”,明確新區建設目標
新區建設目標提到,到2022年,新區主體框架基本形成,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優勢產業加快向新區集中集聚,產城融合發展深入推進,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50億元,常住人口達到85萬人,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到2025年,新區功能基本健全,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優勢產業集聚效應凸顯,產城融合發展取得新突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常住人口達到100萬人,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2035年,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城市新區基本建成,產城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科技創新示范作用充分彰顯。
新區新在哪里?
據了解,新區將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國家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新區將建設科教創新資源集聚區、新興產業集聚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綠色智慧宜居新城。
新區主要任務是什么?
據介紹,新區肩負著探索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新路徑;培育現代產業發展新優勢;建設綠色智慧新家園;拓展開放合作新空間;創新開發建設新模式等五方面任務。
圖片作者為陳冠宇 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