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zjj > 中新網四川

營山:旖旎朗水 因“河”而來
2023年08月22日 11:2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2日電 (郭明 黃雷果)營山縣域內有大小河流近300條,其中市級河流6條,縣級河流18條。

  近年來,營山縣明確樹立河流治理保護目標,構建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制”,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總河長,有縣級河長24人、鄉鎮級河長72人、村(社區)河長277人;落實縣級河長每月、鄉鎮級河長每周、村(社區)河長每天至少巡河一次制度。

營山縣黃渡鎮流江河與思鳳溪的匯合處。郭明 攝
營山縣黃渡鎮流江河與思鳳溪的匯合處。郭明 攝

  治理隱患 保障河流行洪順暢

  近日,在營山縣流江河綠水鎮防洪治理工程建設現場,修建防洪堤段的鋼管架已搭建完畢,大型商混罐裝車正往防洪堤的模具內澆筑混凝土,工人們正在進行堤面平整。河岸另一側,大型挖掘機正在對河床開挖,新建防洪河堤的地基已見雛形。

  據了解,流江河綠水鎮防洪治理工程總長4000余米,新建堤防2200余米、箱涵38米,疏浚河道兩段共2800余米。工程概算2000余萬元,預計今年底完工。

  “流江河的上游河道較狹窄,水流湍急,河水沖刷河岸造成泥沙淤積,河床上升導致行洪不暢,影響兩岸居民的生活,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固沙清漂、防止水土流失顯得尤為重要。”營山縣政府副縣長、縣總河長辦公室主任馮娟表示。

  黃渡鎮地勢較低,是營山縣內思鳳溪、營山河、流江河等諸多河流的匯聚地。多年來,每逢汛期,多條河流水位暴漲,洪峰行至黃渡鎮,因此段流江河行洪能力有限,河水便回流至營山河,導致駱市鎮沿碼社區、三溪村大片良田屢屢被淹,阻斷交通,農作物減產,威脅當地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現場踏勘后,我們制定了該河道整治方案,疏浚了淤塞河段,大大提高了河流的行洪能力。”營山縣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河道治理后,該河段再未發生大的洪澇災害,最大限度保障了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在三溪村修建了3處防洪塔,可容納400余名村民緊急防洪避險。

  據了解,2022年,營山縣利用中央和省級水利發展資金1200余萬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改擴河道3處,進行改(擴)建橋梁作行洪論證4次,河床疏浚3處、5200立方米,有效提高河流行泄洪能力,避免了洪澇災害的發生。

雨后,駱市鎮的河長在巡河中。郭明 攝
雨后,駱市鎮的河長在巡河中。郭明 攝

  截污治污 還南北兩河水域原貌

  “報告,我在營山河北門橋段巡河時發現有污水流進河道,請求處理。”日前,營山縣朗池街道云鳳山社區河長楊與和在巡河時發現,污水流進了北門河,他立馬在巡河APP上描述發現的情況并上傳圖片,向相關領導反映。

  營山縣朗池街道該河段河長立即聯系相關部門現場察看,發現是因路面塌陷導致污水管網堵塞,污水倒灌流進了北門河。相關部門在污水入河道處修建了臨時的污水收納池和沉沙池,再用抽水泵將污水抽到排污干管,避免污水流入河道。

  營山縣南北兩河穿城而過,過去20多年間,城市逐漸擴大,縣城沿河、蓋河、騎河而建的房屋達數十萬平方米,大量的生活污水、生產廢水直排入河,河水污濁不堪、臭氣熏天。

  “夏天打開門窗,一股惡臭撲面而來,孳生眾多蚊蟲,讓人不堪其擾。”家住南門河旁的居民張瓊英回憶說。

  “縣城發展了,而河道治理的步伐沒有跟上。”南北兩河沿岸的居民言語中透露著無奈。

  2022年,針對雨污混流、管網錯綜復雜等問題,營山縣有關部門對15公里河道、137條街道、891公里雨污管網、5000余棟樓宇進行全覆蓋摸排,共排查整治南北兩河排污口70個、污水管漏點及雨污混接點5531個。

  營山縣還制定實施《營山縣城鎮污水治理兩年攻堅行動方案》,對城市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按照“戶排污管→沉沙隔渣池→市政污水管→截污干管→污水處理廠(站)”全封閉運行原則,對全縣290余處、356個樓棟及所有餐飲企業(店)、機關食堂污水收集管網進行同步新(改、擴)建,完成77個小區管網維修改造,新(改)建沉沙隔渣池50座、雨水管44公里、截污干管及支管26公里。

  同時,營山城東污水廠一期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全面完工,建成后可日處理污水5萬噸,二期完工后可日處理污水8萬噸,屆時,雨污徹底分流、污水應收盡收、應處盡處的立體式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將構建完成,從根本上消除南北兩河河水臟臭的現象。

  為給南門河生態補水,營山建成城市中水回用項目,鋪設管道2.86公里,將城市污水廠處理后的尾水通過人工濕地凈化達到地表Ⅳ類水質標準,再泵送至走馬嶺河上游段,每日實現生態補水3萬立方米。

  “南門河治理后,河水清澈見底,河風清新宜人,不但有沿河走廊,還有綠植景觀,這里成了飯后散步的好去處。”家住營山縣城文林小區的市民李瓊說。

  共建共享 凸顯生態、經濟效益

  “河里有娃娃魚,躲在河岸的石縫邊,似乎是在覓食。”營山縣流江河黃渡鎮段的渡河社區河長在巡河時發現了一條大鯢(俗稱“娃娃魚”),并向當地政府匯報。

  野生大鯢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對生存環境的水質要求比較苛刻,一般棲息地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的石縫和洞穴多的山間溪流、河流等。“本次在流江河發現大鯢,是營山縣禁漁、禁捕、禁采成果的具體體現,也是流江河治理的顯著成效,進一步印證了長江流域水環境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營山縣黃渡鎮鎮級河長說,黃渡鎮通過村組微信群、召開院壩會、上門入戶等方式,按照“三必宣”“三必講”“三必說”原則,對企業、村民及游客常態化開展保護水域環境知識宣傳,鎮域河流水質、流域環境衛生持續得到改善。

  8月的營山縣駱市鎮圣水村異常熱鬧,青山綠樹掩映下的營山河在村落間蜿蜒穿行,游客們乘坐著竹筏在清澈的水面上愜意漂流,一邊欣賞著兩岸美景,一邊享受著河風帶來的清涼。淺水區域,游人們正嬉水納涼。

  “早就聽說圣水村的竹筏很有特色,今天和家人們一起來感受,確實很不錯。”市民周倜說,圣水村河道寬闊、水流平緩、水質清澈,可享受原生態自然風光,是親水消暑的不二選擇。

  該縣駱市鎮圣水村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河道經濟”,開發了竹筏旅游項目,并計劃依河打造陽光沙灘、游泳、垂釣、水生態觀光走廊等特色文旅項目,推動鄉村土特產品銷售,帶動集體經濟發展。

  倚水增收,圣水村的“河道經濟”讓村民的腰包更加殷實。今年以來,前往圣水村的游客絡繹不絕,截至目前,已接納游客近6000人次,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約9萬元。

  “健全完善以水質改善、水域岸線管理、河庫生態環境保護的綜合評價體系,創新學習推廣‘縣級主治、鄉鎮主管、村居主巡’的村級河湖管護‘解放模式’,把河道治理好、管理好、保護好、利用好,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共同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畫卷。”營山縣委書記、縣長、縣總河長敬健表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精品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日韩综合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 | 亚州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在线免费在线观看的a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