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0日電 (羅心平)今年以來,瀘州市按照第九次黨代會上提出“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深化終端布局,拓寬改革賽道,創新工作模式,以強有力地“355”工作路徑,積極推動江陽、龍馬潭、納溪三區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改革,打破行業體制壁壘,破解行業架構僵局,加快三區一體融合發展,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幸福出行“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從而成功實現了三區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讓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舒適出行的紅利,增強了人民群眾在改革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高位推動著力“三個立足”
立足僵局成因。改革前,根據當時的城市規劃,江陽區和龍馬潭區經營稱為主城區,由市交通運輸局統一管理,納溪區為一個經營區域,由納溪區統一許可管理。因而,兩地出租汽車無法跨區域運行,只能在各自的經營范圍內營運,市場競爭激烈、相互殺價、人民群眾乘車困難、多次中轉、投訴不斷。隨著城市建設的進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納溪區與主城區人民群眾跨區域出行的愿望迫切,多次要求解決這一矛盾和問題,推動三區出租汽車一體化發展,一場行業改革破冰迫在眉睫。
立足改革破局;跒o州長江大橋建成通車(納溪區到主城區的通勤時間縮短半個小時)的背景。瀘州市交通運輸局事不避難、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積極探索三區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改革,提出“創新模式、先行先試、蹚出路子、打造樣板”的工作思路,力求盡快解決人民群眾跨區域出行問題。瀘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改革工作,市長、副市長多次聽取改革工作匯報,過問改革推進情況,對改革工作提出要求。并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交通、公安和信訪及三區屬地政府等部門組成的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協調推進三區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改革。
立足改革破題。改革啟動,瀘州市專門組織人員分別到內蒙古滿洲里、黑龍江哈爾濱、山東青島等省、市考察學習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模式和差異化政策,掌握每種模式的優缺點。在此基礎上,還通過實地走訪三區出租汽車公司,全面了解企業狀況、出租汽車結構,經營現狀、從業人員分布、非法營運現象等,理清改革的重點和方向,并采取座談會、推進會、現場會、征求意見會等方式,耐心開展調查研究和政策宣講,掌握從業人員訴求,聽取有關實施一體化的意見建議,為推動改革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在制定方案時,瀘州市嚴格履行意見征集、專家論證、法制審查環節,并進行了網絡輿情風險評估和社會風險評估,出臺《瀘州市三區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實施方案》,召開三區政府和市政法、宣傳、公安、信訪等部門參加的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改革工作動員會,對改革工作進行再安排、再推進、再深化,確保改革工作的穩妥有序推進。
行業破冰實施“五個統一”
改革過程中,瀘州市堅持出租汽車行業公益屬性,以“五個統一”為核心,以規模化、集約化、公司化為重點,以推動高度融合為抓手,推動“五個統一”管理架構改革,形成新的職能管理和三區出租汽車經營業務的一體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實現改革新突破。
在三區經營統一方面。改革工作將三區調整為同一經營區域,原經營區域為納溪區的出租汽車可以在江陽區、龍馬潭區域內從事經營活動,原經營區域為江陽區、龍馬潭區的出租汽車也可以在納溪區從事經營活動。
在統一審批業務方面。由市交通運輸局統一辦理三區出租汽車經營權配置,道路運輸經營許可及其相關業務。
在統一運價政策方面。三區出租汽車統一運價結構、運價標準等運價政策,三區巡游出租汽車按照江陽區的現行運價政策執行(三區建城區域內不得采用約定價格)。三區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繼續執行市場調節價。
在統一車型標識方面。三區巡游出租汽車車型、車身顏色、標識標志、頂燈式樣、衛星定位系統、座套等標準實行統一,便于行業規范管理和群眾辨識。
在統一服務管理方面。三區出租汽車服務質量管理標準實行統一,統一營運服務標準和質量信譽考核標準,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統籌三區出租汽車的規范管理,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三區交通運輸局共同負責日常管理。
秉持公開民主,依法依規實施,瀘州市通過為期半年的三區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改革,不僅全面完成了改革工作目標任務,促進了三區出租汽車經營協同發展,贏得了管理部門、企業、駕駛員和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還建立了高度統一,科學管理的體制,徹底扭轉市場長期混亂的局面,出現了健康、穩定、和諧發展的良好勢頭。
鏈式效應凸顯“五大成效”
踐行“一體”特色戰略。改革后,行業管理部門、三區經營者、從業人員和廣大市民反響強烈,好評不斷,既滿足了人民群眾美好出行的愿望,又實現了“保穩定”“惠民生”“利長遠”的總體目標要求。改革期間,三區出租汽車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未發生一起因改革而引發的投訴和信訪事件。
高度統一三區融合發展。目前,三區出租汽車統一為市交通運輸局管理,巡游出租汽車企業由原的15家(含2家服務管理公司),合并為16家,巡游出租汽車由原的1548輛,合并為1628輛,駕駛員由原的3000人,合并為3180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由原的30家,合并為34家(注銷4家),現有30家,網約車由原的3295輛,合并為3329輛,駕駛員由原的3500人,合并為3540人。改革不僅對公司和人員實現了高度統一,而且還一體化營運,全域打表計費、精準監控。
提高跨區域運行效率。通過三區出租汽車經營一體化改革,提高了人民群眾出行效率,促進了三區深度融合,解決了人民群眾區域間的換乘,大幅度減少了跨區出行時間,機場、高鐵站、客運站等旅客集散地的客流疏運更加便捷高效。目前,三區人民群眾日平均減少換乘7800余趟次,減少換乘15700余人次,出租汽車跨區域運行返程空駛率降低50%。納溪區出租汽車駕駛員營運收入較改革前略有增長。
打破壁壘化解歷史矛盾。三區出租汽車統一經營,不僅打破了區域壁壘,完善化解了長期積累的行業矛盾糾紛,解決了三區出租汽車不能跨區域經營的問題,進一步理順了管理體制機制,而且還滿足了三區人民群眾“點對點”便捷出行的需求,市民的乘坐體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實現了行業管理、出租汽車經營者、人民群眾三方都受益的總體目標要求。
提升行業管理能力水平。三區出租汽車一體營運的最大化,既提高了行業管理能力,提升了源頭管理水平,又有效扭轉出租汽車運力與城市規模協同發展不相適應的局面;既擴大了車輛經營范圍,又解決了城鄉結合部、邊遠鄉鎮人民群眾的出行。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三區出租汽車事中事后的全鏈條監管,安全標準化建設,實施GPS監控,提高服務質量,加強企業源頭管理,規范處理投訴舉報等,促進了三區出租汽車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
瀘州市將持續鞏固改革成果,進一步完善常態化、規范化監管機制,優化政策環境,促進創新發展,加快出租汽車行業與現代服務業轉變,加大出租汽車行業供給側改革,延伸出租汽車產業鏈,將行業發展與社會需要融為一體,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提高出租汽車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引領行業推動人臉識別、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安全化的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努力打造全市出租汽車流動的“文明窗口”形象,讓“城市窗口”更亮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