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3日電 (張良 馮紫琳)近年來,南部縣通過整合騰退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清理回收一批等方式,統籌整合現有廠房資源,全面提高資產利用率,幫助新簽約企業節約前期建設成本、縮短建設周期、促進落地投產。
在四川南部經濟開發區,四川精研高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16條改性塑料生產線整齊排列,設備運轉聲此起彼伏。該公司主要生產改性塑料顆粒,產品廣泛應用于家電、汽車、航空航天、無人機等領域。“水電氣、房租、用工綜合成本,比在沿海要節約30%。”四川精研高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兆元說道。
據了解,該企業通過改造舊廠房的方式入駐,從開工建設到試生產,僅用了兩個月時間,是南部縣通過“騰籠換鳥”盤活園區資源的鮮活例子。
而在四川南部經濟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容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片繁忙。“容熠電子最初落戶南部時,規模較小,產品種類也比較單一。”容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企業意識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進行技術改造和產能提升。

2023年,容熠電子決定擴大生產能力,通過建設2萬平方米廠房,將生產線增加至200條。2024年6月,該企業電解電容全產業鏈項目(三期)竣工投產,可年產40億只電解電容器,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現在,企業產能進一步提升,在市場上有很高的口碑。”容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小國對未來充滿信心。
據悉,去年以來,南部工業企業實施“智改數轉”項目12個、技改擴能項目10個。技改擴能、智改數轉所釋放的強勁動能,正不斷推動南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南部縣積極作為,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全方位、多層次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幫助企業茁壯成長。
走進四川南部經濟開發區的永盛禾黃糧食儲備加工項目建設現場,可以看到菜籽油壓榨、精煉、烘干等設備一應俱全。據悉,永盛禾黃糧食儲備加工項目占地46畝,將建設現代化全自動菜籽油生產線和糧食烘干、加工、儲存全產業鏈。
“從今年1月入園到現在,四川南部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給予我們極大幫助,讓項目建設推進得十分順利。”永盛禾黃糧食儲備加工項目負責人李赟高興地說,在“一對一”定制化服務的貼心幫助下,目前企業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
“給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四川南部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自實施“鏈長制”全生命周期服務工作機制以來,全縣深入實施“政策惠企、暖心幫企、結對助企”三大行動,切實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