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剛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嚴衛東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馬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如果把數字經濟比作一輛面向未來的賽車,或許有人會問,這輛賽車的“主燃料”是什么?需要怎樣的一條“高速路”,又將給經濟發展帶來怎樣的動力?2023年全國兩會,這輛賽車帶著人們的疑問,乘著春風開到北京,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開到代表委員們的眼中和心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而就在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同時,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中也包括組建國家數據局。
一系列政策舉措,都體現出數字經濟的重要性。3月9日,3位關注數字經濟發展的全國人大代表接受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專訪,共話四川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主燃料”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4324億元,占GDP比重提升到7.6%,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體的電子信息產業營收達1.62萬億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樞紐節點啟動建設,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性能全球前十……這是2022年,四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交上的“答卷”。
在翟剛看來,如果說近年數字經濟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那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則是“助推器”里的“主燃料”,雖然其增加值只占到數字經濟的20%左右,但最為關鍵的原創性數字技術研發生產活動,都在這個范疇里面,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數字技術、產品、服務、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對于提高數字經濟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四化同步’發展有重要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翟剛說。
四川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具有產業基礎優、創新能力強、數據資源多、應用場景廣、基礎設施好、政策供給足等優勢。翟剛認為,要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高質量的核心產業。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牽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快突破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以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技術進步,帶動產業能級整體躍升和更廣泛領域的融合應用。其次要夯實數字基礎。搶抓“東數西算”機遇,加快建設成渝樞紐節點,統籌布局“雙千兆”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基礎設施,提升超算、智算、邊緣計算等先進算力比重。
“我們還要實施電子信息產業提質倍增計劃,打造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終端、軟件與信息服務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一流企業,形成規模效應。力爭到2027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80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營收突破3萬億元。”翟剛說。要促進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高效協同,緊扣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和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等建設需要,提高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供給能力,讓更多新一代信息技術成果應用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賦能全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翟剛表示,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既要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也要增強安全技術和產品供給能力。“這方面,四川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成為集成電路、先進計算和存儲等領域的國家戰略備份基地,以及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高地。”翟剛說。
“新引擎”
產業規模高速增長
已滲透到社會治理等方方面面
在嚴衛東看來,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把握住數字經濟發展先機,才能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在研究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我有三個明顯感受。”嚴衛東說,首先是發展態勢更好。我國數字經濟產業規模高速增長,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生態體系持續優化,市場前景廣受認可。其次,驅動作用更明顯。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滲透到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方方面面,數字化轉型越來越顯性。第三,高位推動更加有力。今年是政府工作報告第六次提及“數字經濟”,在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對數字經濟持續加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等頂層設計出臺,給數字經濟發展描繪了更加清晰的藍圖。組建專業化的國家數據局,有利于各條塊數據加快整合、數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數據價值加快轉化,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達州是四川省較早提出發展數字經濟的城市之一。經過多年發展,達州已成為全省數據歸集最快、最全的市(州)。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先行者,達州如何助力四川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嚴衛東表示,達州將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突出“算力+、數據+、智慧+”3大主攻方向,加快推動城市內部數據中心和5G基站建設布局,提升算網一體服務供給能力。加快發展數字產業,以數字經濟產業園、川渝合作示范園等數字園區為載體,以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招引培育為抓手,打造百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數字政府,依托城市大腦和安e達APP,推動數據共享,深化數據應用,提升政府履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嚴衛東介紹,達州擁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的國家戰略機遇,四川省又賦予達州“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東出北上陸港國際樞紐、組團培育省域經濟副中心”三大定位,明確支持達州建設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創新示范區。
“在這些國省戰略的助力下,達州發展數字經濟可謂正當其時。”嚴衛東說,作為四川省數字經濟發展創新示范區布局城市之一,達州將繼續立足省委定位、自身優勢,全力助推四川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速路”
打通信息化大動脈
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
馬奎認為,信息和能量是驅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兩條主線,正由相對獨立發展向彼此融合創新演變,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作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改變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談及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馬奎列舉了一組數據:移動通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推動全省第二產業的大型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改造、中小微企業上云,將帶動信息產業直接投入超626億元。
“建好信息高速,才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信息大動脈。”馬奎表示,移動一直踐行黨的宗旨、履行央企責任、融入四川戰略、服務治蜀興川,高度重視助力四川數字經濟發展,尤其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馬奎介紹,移動積極打造“雙千兆”網絡,落實“東數西算”工程部署,完善“1+3+ X”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積極承接面向成渝“雙圈”的算力需求,構建泛在融合的算力網絡。
此外,移動還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我們依托5G專網、行業平臺等,為垂直行業及社會民生領域提供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數智化產品和信息化解決方案,培育了大批基于‘5G+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微網優聯5G+智慧工廠項目落地后,整體生產效率提升超50%。”馬奎說。
馬奎表示,為助力四川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移動還將持續推進數字四川建設,用數字技術賦能四川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我們會進一步加大新基建的布局,體系化地打造以‘5G+算力網絡+能力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務體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