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whty > 華西都市報

神秘古村落“談經古樂”傳唱了600年
2021年02月23日 11:06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神秘古村落“談經古樂”傳唱了600年

  攀枝花仁和區迤沙拉村流傳一種源于洞經音樂的古樂曲

  2月20日,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村,一座農家小院中,傳出陣陣二胡曲聲,悠揚婉轉。二胡演奏者,是76歲的起光祿老人,他演奏的曲子叫做迤沙拉談經古樂,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迤沙拉談經古樂,由洞經音樂發展而來,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演奏樂器包括二胡、京胡、三弦、芒鑼、嗩吶、竹笛等,為多人演奏,既有宮廷音樂的悠揚婉轉,也含江南水鄉的小調韻味,曲調古樸、清新,別具一格。

  彝族古村

  古樂流傳至今數百年

  迤沙拉村位于攀枝花最南端,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歷史上這里曾是南絲綢之路上拉鲊古渡的一個驛站。經過長期的多民族交往融合,這里形成了彝族的一個支系——俚濮,以及獨具特色的俚濮民俗文化。談經古樂,就是其中一大民俗。

  起光祿是談經古樂的代表性傳承人,老人雖已高齡,但身體硬朗。“談經古樂,又叫‘洞音’,是從洞經音樂發展起來的。”起光祿介紹說,在最開始,洞經音樂是一種宮廷音樂,后來流傳到民間,為普通百姓所用。

  其實,流傳在迤沙拉的談經古樂,不是純粹的洞經音樂。迤沙拉的俚濮人,其祖先是在明代洪武年間陸續從南京、長沙等地遷徙而來,之后與當地彝族逐漸融合,在此期間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談經古樂也是在那一時期逐漸傳唱開來,在婚喪嫁娶等活動中演奏。

  因此,迤沙拉談經古樂,與洞經音樂有很多區別。表現在樂曲上,既有宮廷音樂的悠揚婉轉,還有江南水鄉的小調韻味。

  起光祿說,演奏談經古樂,最少也要5人,人越多,越好聽。

  文化傳承

  發掘整理出20多首曲目

  初中畢業后,愛好音樂的起光祿就開始跟著村里的老人學習談經古樂。到工作、退休后,也一直保持著這個愛好。

  1998年,仁和區文化館找到起光祿,請他幫忙發掘、整理談經古樂,并形成樂譜。

  起光祿說,自古以來,迤沙拉談經古樂都是師徒口傳心授,并沒有樂譜。因此,他花了大量時間去整理,將曲目編成樂譜。一邊整理,他還一邊組織村民學習、演奏。

  如今,迤沙拉談經古樂已經有《朝歌》《疊落泉》《五字誦》《七字誦》《月兒》《桂香頌》等20多首曲目。在仁和區文化部門的幫助下,迤沙拉村還成立了10人左右的樂隊,每逢旅游節慶等活動,就會為游客演奏。

  平地鎮中心校還將談經古樂融入到教學中,邀請傳承人和文化專家到學校進行交流指導。學校的談經古樂社團,也多次在各種比賽中獲獎。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徐湘東 肖洋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久久婷婷人人喊人人澡人人爽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