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whty > 川報觀察

揭秘三星堆青銅面具進京幕后
2022年02月01日 09:51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祝歡

  就在剛才,三星堆3號坑出土的青銅大面具亮相央視春晚。這是三星堆發掘出土的世界最大青銅面具,莊嚴肅穆的表情傳遞著無邊威儀。它的亮相,再度展示了三星堆青銅文明的獨特魅力和古老中華文明的絢麗多彩。

  青銅大面具在地底已經埋藏了3000多年,珍貴而脆弱的文物怎樣從四川運往北京?全程又如何保障文物安全?記者第一時間進行采訪,發現三星堆青銅大面具的此次“出差”,不僅驚動了國家文物局,還尊享運送三級警衛、候場有專門VIP房間、文保專家保駕護航等超級待遇……原來,眾星云集的春晚上,最大的“腕”其實是它!

  國寶“出差”,方案先行

  去年11月,負責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到了央視春晚節目組電話。他們希望邀請三星堆的考古工作者登上央視春晚舞臺,講述全年爆火的三星堆考古發掘的故事,并帶去一件典型文物進行現場發布。這件文物,就是最后從幾件候選國寶中被挑中的青銅大面具。

  讓文物上綜藝節目?一向視文物為生命的考古人十分審慎。盡管去年央視春晚上,從日本回歸中國的天龍山佛首甫一亮相,便引起巨大轟動。但是,讓文物長途跋涉赴京,出了安全事故怎么辦?

  為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門就此請示國家文物局,獲得大力支持。國家文物局認為,在文博熱的當下,在央視春晚上講述文物故事,也成為推動文物“活”起來、加強考古成果傳播轉化的有益嘗試。關鍵的問題,是要做好文物安全保障工作——文物出發前要修復保養,確保適合長途運輸與展示;要嚴格按照規定,制定文物點交、包裝、運輸、存放以及展出全流程的安全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安全責任;現場還要加強安全防護,確保展出場地、展柜展具符合文物保存展示的環境要求,杜絕安全隱患。

  在此背景下,四川組織相關文博機構形成工作專班,精心制定文物安全保障方案,精心實施文物清理、包裝、運輸、卸載、布展、警衛、保護等各項工作。

  國寶要和全國人民見面,不可能“蓬頭垢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員任俊鋒和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主任余健是此次隨文物一同進京的文保專家。

  據兩人介紹,青銅大面具出土后,其實存在著銹蝕和表面有泥土等附著物的情況,因此看上去格外“滄!薄4送,面具左耳脫落、左臉頰后方及嘴角處稍有殘缺。因此在文物出土后,文保專家在科學研究分析了面具病害后,有針對性地對表面泥漬、泥土覆蓋物、硬結物、銹蝕物做了清除,確保文物狀態穩定。正是大面具已經有條不紊地整肅過妝容,并且夠有三星堆特色,才一舉被選中。此后,以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修復師郭漢中領銜的文物修復團隊,遵循最少干預原則,精心設計了文物的加固防護方案,采用不銹鋼鋼構支架做完全物理性加固,確保文物狀態滿足了運輸展示要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銅面具右眼附著的珍貴絲綢殘留物也進行了提取,才最終有了春晚節目上青銅大面具的奕奕神采。

  全程確保萬無一失

  要把這樣一個“大塊頭”運到北京,絕對不能出絲毫差錯,否則對文物就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怎樣確保萬無一失?

  任俊鋒介紹,負責運送國寶的公司從包裝環節開始就有詳實方案。他們還專門提前到了三星堆博物館,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了原比例文物復制模型,用模型進行模擬包裝演練。由于面具右眼部腐蝕嚴重較為脆弱,左耳斷裂脫落,為免磕碰,面具和左耳單獨包裝。包裝也有講究,根據面具尺寸訂制內外兩層包裝盒,內盒底部墊上海綿、防滑密封條和毛氈等,既起到減震作用,也可以防止對面具造成磨損。內盒外再套外盒,中間再填減震材料,以緩解文物在運輸中的沖擊力。

  從廣漢到北京約2000公里,一天不能抵達的情況下,夜晚文物怎樣保障安全?在國家文物局協調下,博物館和承運方制定了合理的運輸路線,全程有安保人員押運,并且中途車輛過夜全部進入當地博物館,確保萬無一失。到了北京以后,文物也是搬運到符合文物存放環境和安防標準的博物館文物庫房暫存。

  川觀新聞記者了解到,為了青銅大面具的此次“出差”,貨運公司專門派出了一輛自帶溫濕度控制裝置的車輛,讓面具所處環境始終處于穩定狀態。此外,車輛還有氣墊“減震”系統,能夠減少車身振動次數、防止出現車廂側傾和晃動等情況。

  它是春晚最大的“腕”

  眾所周知,央視春晚播出前要進行多次彩排,那么青銅大面具經得起一輪又一輪彩排折騰嗎?

  顯然,作為央視春晚最大的“腕”,我們的大面具完全無需提前出場。余健介紹,無論是春晚的彩排還是聯排,出場的均是文物3D模型。只有備播和直播兩場,青銅大面具才親自登場。

  這兩次亮相的“規格”也不小。從“借住”的博物館到央視直播間的路途,運輸公司向當地公安局申請執行了三級警衛,確保文物運輸途中的順暢和安全。到了電視臺,節目組專門為文物安排了單獨通道可以直接進入第一貴賓室“候場”,進了房間,大門外更是全程有安保人員防止閑雜人員靠近。而從電視臺停車場到貴賓室,以及從貴賓室到演播廳的路段,也全部進行了清場。

  在貴賓室,余健和任俊鋒兩位專家先把脫落的耳朵安裝到面具上進行物理固定,再和運輸公司工作人員一起,把面具通過定制的文物運輸平臺送到演播廳里。任俊鋒說,大面具看似四平八穩,其實重心有些靠前。為免搬運時因重心不穩導致文物掉落,他和余健全程守護在文物身邊,指導工作人員搬運。結果面具亮相時如何引發現場觀眾的掌聲和歡呼,他們竟然毫無感覺,“我們的心思全在文物上呢。春晚熱不熱鬧暫時和我們沒啥關系,只有把文物安全地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安全地送回家,我們才能完全放心。”

  據介紹,大面具在結束此次“出差”任務后,將很快返回廣漢。未來,觀眾有望繼續在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見到它的身影。

  3000多年前,古蜀人用它與神溝通

  自1986年三星堆“一醒驚天下”起,三星堆遺址迄今已發現了8座“坑”,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玉器、金器、象牙等文物。這些坑,學術界一般稱之為“祭祀坑”。

  這里出土的文物,完全不是墓葬隨葬品。學術界發現,無論是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青銅面具,以及去年發現的國寶文物銅頂尊人像以及青銅神壇等器物,都明確指向三星堆是一個神權古國,這些器物就是當時用于溝通天地人神的媒介,用于祭祀。三星堆出土的祭山玉璋,明確刻下了當時的祭祀場景。從這個角度而言,三星堆出土文物相比墓葬隨葬品,多了吉祥之意。

  目前,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三星堆8座“祭祀坑”中,第5、6號坑之外的其它6座坑,可能是因某種外部因素導致的祭祀器物埋藏之地,而出土金面具、神秘木箱子的第5、6號坑,可能正是祭祀所為?傮w而言,8座坑所在的區域,都是古蜀國的祭祀區。

  記者 吳曉鈴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 亚洲性爱图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AV片 | 一本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色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