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4日電 (唐倩)全民閱讀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之一,而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是推動全民閱讀發展的關鍵。
2023年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門下發了《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青羊區圖書館以研學的形式,按照主題化、體系化的方式,設置6大閱讀研學主題開展24場“生活+悅讀”館外研學活動。這些研學活動把青少年讀書行動與開展紅色教育、科學探究、實踐體驗等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們的館外研學活動讓閱讀不再局限于書本,跨越閱讀的邊界,以閱讀+研學,提升青少年審美力,讓審美活動超出純文學、純藝術的范圍。”據青羊區圖書館有關負責人介紹,如“巧手醫書”研學活動,帶孩子們走進西部文獻修復中心,體驗妙手補破全過程,親眼見證破損古籍書葉重煥新生,可以親手操作,體驗古籍雕版印刷和手工傳拓技藝,還可以折葉打孔,穿針引線,親手縫制線裝書,全方位體驗線裝書制作流程,近距離體感受古籍之美,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武林漫步”研學活動帶孩子們問道俠小說里的青城山,小說世界里的自然與人文,古老和現學習青城武術,在一招一式、一拳一劍中感受忠勇浩然氣,俠義快哉風。“中醫小郎中”研學活動,不僅僅是帶孩子們進行中醫職業體驗,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了解中醫藥蘊含了中華民族深邃的哲學思想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理念與實踐,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中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融合和統一。
還有一些館外研學活動,將經典閱讀、博物致知、藝術欣賞和創作體驗相結合,以閱讀為載體拓展至研學體驗,全面提升青少年人文素養與傳統文化審美能力,從小樹立文化自信。如“詩詞里的國家寶藏”閱讀研學主題,將中華傳統典籍與國家寶藏相結合,帶孩子們走進博物館,以詩詞鑒歷史,以文物看中國。“成語里的國家寶藏”主題則通過文物的視角來看成語,走進博物館讓成語的解讀回歸到誕生時的真實時空當中,成語和文物知識是基礎,剖析文物和成語的角度與邏輯是方法,對文明的傳承和文化的崇敬傳承是核心。
全民閱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在青少年心中種下閱讀的種子。青羊區圖書館不斷創新“生活+悅讀”館外研學活動的形式與內容,以豐富多彩閱讀主題研學活動引導激勵青少年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增強青少年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助力深化全民閱讀活動,更好服務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