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5日電 (郭桂花)“從資料審批到拿擴產‘通行證’,乃至生產中的‘救急’,政府部門全程提供幫助,我們有信心做大做強!”今年6月以來,廣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開啟了忙碌的工作模式,該公司總經理蘭恒超說,為了這份信任,公司必須加快生產。

像這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增強企業發展動力,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興業,利州區一直在努力。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該區已新增注冊各類企業951戶、同比增長16%。
效能提速讓企業“輕裝上陣”
6月11日上午,利州區政務服務大廳各辦證窗口井然有序,咨詢服務臺工作人員穿梭在各窗口之間,耐心地為前來辦事的人“解疑釋惑”。
“你看現在全程網上辦,企業多省事。我們還為重點項目開辟審批‘綠色通道’,比如上門為企業服務,辦證周期縮短80%。”大廳里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員介紹,營商環境優體現在服務效能高,為讓入駐企業切實體驗到便利感,利州區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效能提速:優化整合開辦流程,全面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將開辦時間縮減至1個工作日內完成;大力推行“一網通辦”,實現前臺受理、后臺分類審批,“只跑一次”“網上辦”均達100%;持續推進簡政放權,開展政務服務“瘦身行動”(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和工程項目審批“一窗辦”,讓企業“輕裝上陣”。
截至目前,該區已為新辦企業節約開辦成本160余萬元,已清理取消申報材料3960項,精簡比例60%,提速92%;實現聯合辦理、并聯審批后,辦結時間從原來90個工作日壓縮至45個工作日。
法治良方為企業“扶正祛邪”
“建議企業定期組織農民工開展法治教育培訓。”“建議企業進一步規范勞動合同。”“建議企業注重業務合作公司的資質審查。”……連日來,利州區全區14個司法所聯合轄區律師服務團隊深入各企業和項目工地開展“法治體檢”活動,并開出了一份份清晰的“體檢報告”。
“‘法治體檢’一方面幫我們全面分析公司存在的問題,避免了法律風險,同時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維權援助,相當于為公司良性運轉把脈問診!”談到“法治體檢”,廣元市天偉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羅飛如是評價。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了讓企業有更多公平感和安全感,利州區除了開展“法治體檢”活動以外,還推行聯合監管、“項目警官”駐點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等制度,為企業發展開出“扶正祛邪”良方。
據了解,該區公安分局在12個派出所分別落實1名民警專職負責轄區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工作,并在項目部設立“警企聯絡點”,重點做好矛盾糾紛調處、治安安全管理等工作。今年以來,在全區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中,“項目警官”已為65個(含正在洽談的)重點項目提供現場辦證服務100余人次,調解涉企矛盾糾紛40余起,處置非法阻工斷道等違法犯罪行為3起,治安處罰4人、刑事處罰3人。
三張清單為企業“強筋健骨”
“在政府部門的牽線搭橋下,我們的苕皮、土豆粉等10余種產品不僅遠銷全國各大城市,本地市場也得到了更大拓展。”6月11日,談到企業后期發展,廣元市劍蜀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羅斌信心滿滿。他坦言,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公司既面臨防控壓力,又要解決生產發展的難題,但好在企業現場推介活動匯聚了100多家大中型餐飲業“抱團取暖”,不用舍近求遠,大大節省供應鏈中的運輸、倉儲等成本,并能快速溯源,保障食品安全,雙贏。
為企業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僅是利州區確保企業壯大的一個縮影。要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如何保持企業穩增長的“耐力”?新的發展階段,只有不斷破障礙、去煩苛、筑坦途,為企業“強筋健骨”。為此,利州區開出“三張清單”,一是助企紓困清單,二是惠企政策清單,三是政銀企合作清單。
清單有了,接下來,“抓落實本身就是競爭力”成為利州全區上下共識。據統計,通過區領導下沉重點項目、企業和營商環境精準監督等服務,全區目前已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生產經營中的問題210余個;著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為轄區民營企業減稅降費1.9億元,減租52.6萬元,降低用電、用氣成本230余萬元;著力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新增、展期、續貸等方式,幫助民營企業融資3.5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