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西部鐵軍"楊金發:用十年詮釋新時代工匠精神
2021年11月02日 16:4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日電  題:"西部鐵軍"楊金發:用十年詮釋新時代工匠精神

  “我從17歲開始學焊接了,十年來天天跟火花打交道,焊槍和面罩都是我的老朋友了……”11月2日,在中國十九冶西昌鋼構廠的車間里,楊金發聚精會神地進行焊接工作,就在說話間,他熟練地展示著自己的“老伙計”。

  要想焊接登峰造極 唯有下苦工

楊金發(右一)獲評2016年度感動西昌人物。
楊金發(右一)獲評2016年度感動西昌人物。

  2011年9月,17歲的楊金發帶著一身稚氣與懵懂步入中國十九冶攀枝花技師學院,對焊接一無所知的他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學一門手藝,沒想到,這一試便是十年。

  焊接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一門考驗人的眼力、手力、耐力的技術活,毫厘之差都會對產品的質量產生影響!皠傞_始的時候,飛揚的火花對皮膚灼燒的痛感是真實又細碎的,每次要準備實訓的時候,每一根汗毛都在抗拒……”楊金發回憶道。

  “焊接就像是在鋼板上繡花,登峰造極的秘密就是下苦工”。楊金發利用學習之余,將課堂上學到的焊接理論應用在實際操作中,沉浸在焊接操作室里,戴著面罩,一手持焊槍、一手送焊絲,在每一塊被舍棄的邊角料上練習,手臂上星星點點、大小不一的傷疤,都成了他技能提升的“勛功章”。

  2012年,楊金發參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場焊接職業技能競賽,也是從這一年,他開啟了自己職業技能競賽的征途。此后,在42屆、43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中以第三名的成績入選國家集訓隊,出征巴西圣保羅;2015年在第十二屆全國工程建設系統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焊工個人總分第一名;2015年代表中國隊參加新西蘭大洋洲挑戰賽并獲得焊接項目亞軍;2016年獲四川省焊接技能對抗賽表演賽二等獎……

  從事焊接工作十年來,楊金發先后榮獲“全國工程建設系統技術能手”、“感動西昌十大人物”、“全國技術能手”、“涼山州勞動模范”、“四川省勞動模范”、“四川工匠”等榮譽稱號,這一項項榮譽也見證了楊金發的個人成長。

  勤于動腦 不斷追求工藝革新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焊接需求越來越大,焊接工藝從最初的單一到多種,新工藝、新方法日新月異,這也要求新時期的工匠在工藝上精益求精,不斷地追求突破與創新。

  2018年,楊金發領辦的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于被授予“涼山州楊金發焊接特優技師工作室”,是涼山州首個技師工作室。2020年9月,該工作室被評為四川省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楊金發帶領工作室成員,開展技術革新、專利申報等創新工作,先后獲得《磨光機置物支架》《管道支撐裝置》《管道組隊、焊接平臺》《焊縫數顯檢測尺》《焊接輔助支架》以及《焊機送絲機移動小車》六項新型實用專利。

  “善于思考是做好一件事的關鍵,勤于動腦才能想到改進的辦法。”楊金發革新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在焊接過程中,常規的組對、焊接都是在地上或操作臺上完成,操作時需要一人將管固定,一人對口,一人點焊,至少需要三人才能完成組對,而且對口過程中管道容易晃動,造成嚴重錯邊,間隙大小不一致,導致經常返工等問題。

  楊金發通過日常觀察與反復試驗,設計了一個簡單實用的組對、焊接平臺,利用小口徑管道組對、焊接平臺,可將小口徑管道轉動焊接,降低了操作難度,轉動后可達到理想的焊接位置,提高焊接質量;焊接過程中管道也可固定,不需要其他人穩定管道,減少了人力,節約了成本。該項發明有效解決了管道組對這一問題,也獲得了國家實用型發明專利。

  迎難而上 帶頭沖鋒施工一線

  “碰到急難險重任務找楊金發準行”。在大家的眼中,楊金發總是迎難而上,勇挑重擔。2019年年底,西昌鋼構廠在制造攔污柵的同時,承接制作風電塔筒。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楊金發臨危受命,帶領徒弟組成青年突擊隊,沖鋒在項目施工一線。

  攔污柵是設在進水口前,用于攔阻水流挾帶的水草、漂木等雜物的框柵式鋼結構,構件質量和精度要求極高。而吊桿焊接是整個制造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吊桿上吊耳板、吊桿的對接焊縫,轉向吊桿腹板與翼板的連接組合焊縫均為一級焊縫。

  為保質保量完成項目,楊金發提前開展業務培訓,他嚴格要求隊員按規定焊接順序和焊接方向進行焊接,焊接速度、焊接電流均保持一致,使柵體均勻受熱,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柵體焊接變形及焊接應力。經他培訓與指導后,攔污柵焊接一次性合格率全面達標。

  有楊金發的地方就有焊接技藝的傳授

  “知識需要傳播,技術更需要傳承!睂τ谧约旱慕涷炁c知識,楊金發從來不吝嗇與人分享,每在焊接工作中得到一點收獲,他都第一時間與大家共享,帶動車間的焊工人員共同成長。

  鋼構廠流傳著一句話,“無論是在施工現場還是培訓課堂,有焊接的地方就有楊金發,有楊金發的地方就有焊接技藝的傳授!边@大概是對技藝傳承人最高的贊譽。楊金發常在夜班結束后,利用休息的時間對焊接工進行培訓。對于新入職的員工,他從拿焊槍的角度、蹲姿,甚至如何喘氣開始教授,從理論到實踐,循環往復。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一批批年輕的焊工努力學習技術,成為公司一線生產的中堅力量。

  此外,楊金發還積極參與到涼山州鹽源縣舉辦的新型農民素質暨技能提升培訓活動中。他說:“我來自農村,知道貧困的可怕,培養懂技術的新型農民,就是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這樣的培訓,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懷揣對焊接的熱情,楊金發用實際行動彰顯了“聽黨指揮、忠誠擔當、拼搏奉獻、勇創奇跡”的“西部鐵軍”精神,書寫著新時代技術人員的“匠心”。走過“火花少年”楊金發的十年,也是焊接特殊技能人才成長的十年。(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欧美日韩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亚洲第一影院中文字幕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日本国产在线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