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1日電(陳曉靜)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綿陽市商業銀行以黨建為引領,自上而下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全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工作實踐相融合,把為消費者辦實事放在首位,把消費者最關心、最迫切要辦的事辦好辦實,真正讓消費者滿意。

消保為民:金融知識普及惠及萬家
在今年金融知識普及活動中,綿陽市商業銀行以“創新溫度責任”切實實現“消保為民”的理念。制作適應不同人群的宣傳小視頻30余個進行線上推廣。各類視頻源自員工自創,娛教于樂,非常契合喜歡網上沖浪客戶需求。
該行結合業務知識特長,積極組織宣傳小分隊走進企業、社區、街道、廣場、學校、鄉鎮開展線下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實現“金融知識普及萬里行”,促進“金融知識普及進萬家”。將該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做細做實做深。
據介紹,該行北川支行、平武支行深入山區進行金融知識普及,惠及更廣大群體。
該行以常態化的金融知識普及、集中宣傳、專題宣傳活動等形式,開展有針對性地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反假幣、反洗錢、征信知識、怎樣識別非法金融廣告、理財知識、存款保險等宣傳活動百余場次,切實金融知識宣傳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信息技術的進步,為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了便利,但銀行業經常被詬病“走不出三尺柜臺”,讓個別因病等出行不便的人群無法獲得金融服務。
綿陽市商業銀行立足“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做“有溫度的銀行”,今年落實預約上門服務是該行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惠民舉措:79個網點機構僅10個月時間里,就接受因病等出行不便的消費者因掛失、代理支取真實意愿核實、卡激活改密等預約上門服務280余次,平均每個網點因消費者金融服務需求上門服務近4次。
發揚“端盤子”精神:幫助客戶尋回兩萬元
10月26日,綿陽市商業銀行鹽亭支行收到一封來自客戶劉先生的感謝信。劉先生在信中高度贊揚了該行急客戶所急、想客戶所想,全心全意的服務精神,對工作人員祝嘉晗表示衷心的感謝。
10月18日,劉先生在前往該行辦理業務的路上遺失了2萬元現金,心急如焚,立即到派出所報案。鹽亭支行得知這一情況后,派出青年員工祝嘉晗陪同劉先生與派出所民警一起,對經過的街道商鋪、路口的監控等進行走訪查看,但查尋多天無果,后因工作處理她未再陪同查找。
周末休息,祝嘉晗主動電話聯系劉先生了解查找結果,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對方告知經過幾天追蹤查詢,由于個別路段無監控或處于盲區,派出所也已盡力……聽著劉先生極度沮喪的話語,祝嘉晗勸說客戶,明天自己休息,愿意陪同客戶從民警所述線索中斷位置起查看商鋪監控是否能發現有用線索。
第二天,祝嘉晗與劉先生逐一走訪臨近兩條街近20余商戶的監控,進行線索收集。查閱了半天,劉先生非常失望決定放棄,祝嘉晗認為所有商鋪監控不查看完就是對不住客戶,就還有希望。她一個人執著地繼續對每一戶商戶監控進行查閱、甄別。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9個小時后,從一商戶的監控中發現了資金怎樣遺失和遺失資金去向,及時將此線索反饋派出所。在派出所幫助下,劉先生于10月24日收到2萬元已遺失資金。
一枝一葉總關情。祝嘉晗幫助劉先生后并未向同事或領導提起。客戶向支行送感謝信時,支行領導才了解情況并提出對她進行表彰,但她卻說:“以‘端盤子’的精神,讓接觸我行的每一位金融消費者感受到綿商行的溫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