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1日電 (張平 漆楚良 張浪)記者11日從達州市宣漢縣獲悉,2021年,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7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0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3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萬元,GDP總量及增速、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項經濟指標均居達州市第一,再次躋身“中國西部百強縣”,提升26個名次、位居24名。

2021年,宣漢圍繞“建成全國新能源新材料綜合利用示范區、全國生態旅游度假區、全國巴文化高地”三大目標,大力實施“四大戰略”。
一年來,宣漢樹立開明開放發展思想,突出工業主導地位,把文化旅游作為朝陽產業培育發展,加快推進資源轉化,塑造“鋰鉀之城、氣都宣漢”地域新名片,持續放大“天府旅游名縣”和“中國巴文化之鄉”品牌效應,力爭建成全國新能源新材料綜合利用示范區、全國生態旅游度假區和全國巴文化高地。

宣漢縣大力開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全民低碳化、治污精準化、城鄉宜居化“五化行動”,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把優化生態空間體系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守護山川水體生態、推進生態產業繁榮、科學保護生態系統,力爭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一年來,宣漢縣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和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切實問需問計于民,努力補齊民生短板,讓人民群眾持續得到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宣漢全面推行“縣領導每季度到聯系鄉鎮召開一次村民大會、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每月召開一次村民大會、駐村干部每周召開一次院壩會的聯系服務群眾“三個一”工作機制,引導黨員干部“身”入基層,“心”到基層,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讓活動開展更有“溫度”、民生福祉更有“質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