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4日電 (李明)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于今年6月26日至7月7日舉行。3月18日,成都大運會迎來倒計時100天。當下,“全力以赴”是這座城市的責任與擔當:辦賽營城、興業惠民,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為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城區,武侯正以大運會為契機,營造公園城市美好生活,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大運會之于一座城市,無疑在城市功能完善、生活品質提升、支撐產業發展等方面,都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武侯區正以大運會為契機,聚力構建“國際商務高地·人文宜居武侯”。
社區里的智慧體育新場景

起勢、收腳、出步、分手……叔叔阿姨們的一招一式,都是太極灑脫的展現;球場上運動健兒揮舞著球拍,你來我往;街道傍著跑道,廣場即為運動場……春日的清晨,位于成都體院藝術體操場館附近的七道堰社區運動角,吸引了一大批愛運動的居民,早早地來到這兒打太極、練瑜珈,用公共健身器材鍛煉身體。
透過暖暖的陽光,遠處色彩鮮艷的彩繪墻,隨處可見的運動標志,象征著榮譽的社區“冠軍榜”更加顯著。
隨著人們強身健體意識的增強,以及“愛成都·迎大運”熱情高漲,全民健身的氛圍日益濃厚。
對此,武侯區漿洗街街道七道堰社區秉持“因地制宜、經濟節約、就地利用”的原則,將圍墻變綠道、違建房屋變廣場、創建“城市健身房·活力七道堰”品牌,打造出智慧體育新場景。往里走,“川茶文化微型文化博物館”映入眼簾。市民可以在博物館現場體驗茶的制作、茶的生產,了解茶的文化。
“以前這里破舊,環境臟亂。我們通過盤活資源,整治周邊環境,打造社區‘超級健身房’和微型博物館,引入社會企業,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達到社區發展治理效果。”七道堰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微型博物館產生的利潤,其中一部分將反哺到社區硬件修繕、為居民服務中。同時,社區博物館聘請下崗失業人員作為員工,解決了居民就業難問題。
“小橋流水、花香四溢,充滿活力。”游客劉先生在游玩七道堰后連連稱贊,他說:“家門口滿含運動范兒,每個人在這兒享受到別樣的快樂。”這是七道堰社區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一個運動公園激活一條街區

提到百年川大,大家總能想到川大南門郭家橋,這里不僅可以沉浸式體驗老成都生活和濃濃的學術氛圍,還能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
清晨,離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跆拳道場館中心不足一公里的郭家橋南街迎來了不少晨跑者,家住附近的劉波也是這里的“常客”。“郭家橋南街提升改造后,只要有時間我都會來這里鍛煉身體,環境好,還能結識不少朋友。”劉波笑著說。
像劉波一樣,附近居民邱女士說道:“我們在這里住了一輩子,以前這條街雜亂無章,大家都繞道而走。飯后散步、運動都是選擇去河邊。這次改造真是貼心、暖心、以人為本,我們盼了多年的愿望實現了,硬件和環境比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給我們周邊居民帶來了運動休閑新去處,我覺得很開心。”
“在郭家橋南街的提升改造中,注重將綠地和運動場所有機結合,在創造優美自然景觀的同時,打造健身場地,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武侯區公園城市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此次改造,我們以‘健康生活引領社區自治范式’為主題,提升景觀約3000平方米,立面翻新10棟沿街建筑,立面總面積達9000平方米。”
悅耳的自行車鈴聲在巷子里飛揚;外出買菜的鄰居在這里偶遇,互道一聲“早安”;健身器材上,大爺大媽露出會心一笑……美好的一天就這樣蘇醒了……
“讓體育‘綠’起來,讓公園‘動’起來,讓城市‘活’起來。在文體旅融合下,把城市街巷變成運動場,一個運動公園激活一條街區,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望江路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說,街景美了,老街居民置身其中,心也順了,生活更幸福了。
如同奔跑在畫中 體驗感與眾不同

位于玉林街道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柔道場館中心有一條有顏值、有內涵的道路,它是成都“學歷”最高的一條路,它是華西壩有機更新的第一篇章,它就是大學路。
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大學路,既見證了成都的歷史,也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更新發展。借力大運會的舉辦,搭乘著背街小巷改造的東風,如今的大學路不僅有高顏值,還是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街道博物館。
灰紅相間的建筑基調,“民國風”與華西建筑特色相輔相成;“時空之河”、紀念廣場、川話英語墻、學殿影跡、自由會客廳……華西壩的歷史在這里可閱讀、可感知、可觸摸。
晚飯過后,川大華西校區的學生,換上運動裝備,戴上耳機,奔跑在大學路上。大學生小曾告訴記者:“滿街的梧桐,復古建筑一字排開,一路美景、如同奔跑在畫中,體驗感真的與眾不同。”人在畫中跑,這條百年老街隨著大運會的到來,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予一巷·以萬象。”武侯發展公司一工作人員表示,就像當初的更新理念一樣,以“微改造”的方式重塑華西壩的人文生活和公共空間,大學路正以全新的姿態向市民與游客張開懷抱。
街頭就是舞臺 一個人就有一臺戲
走出家門,就能在美景中運動休閑兩不誤。在武侯,這樣的生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日常。
位于人民南路四段的四川省體育館一直是成都的地標建筑之一,這里舉辦過無數比賽,也承辦過很多演出活動,今年省體育館還將承擔成都大運會籃球比賽項目。
緊鄰省體館的玉林東路,去年12月換裝歸來,再次成為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打卡地。
夜幕降臨,一群打扮時尚的年輕人在玉林東路玩起快閃,伴隨著現場播放的動感音樂,他們突然從人群中集中到一塊,跳起時下最為流行的街舞,隨著舞曲終了,他們迅速散去,留下的只有好奇駐足的市民。
“玉林東路就是一個大舞臺,一個人就有一臺戲,人文、情懷、藝術、體育、歷史在這里百花齊放,形成了展現在大家面前的獨一無二的玉林。”游客吳先生贊道。
漫步整條街區,仿佛隨時都在“穿越”。既有兒時的回憶、人間的煙火,又有當下的流行、最新的運動時尚。在這里除了有美景、美食、美人,還有更多街頭舞蹈、藝術。
在玉林,藝術、體育和社區是相融的;新潮與傳統也是共融共生的,藝術化展現玉林IP,傳播著極具玉林特色的成都生活方式。當看到菜市櫥窗后,把人一秒拉回了記憶中的“人間玉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