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7日電 (鄧堅 張俊 徐詠秋)當前,正值油菜、小麥收割時節,蒼溪縣全面落實“全域、全時段、全面”秸稈禁燒工作,確保田間地頭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保持禁燒工作的高壓態勢,多措并舉筑牢秸稈禁燒“防火墻”,守護好碧水藍天。
變廢為寶秸稈還田“肥土地”
“我社區有2900余畝土地,小春收割后產生大量秸稈堆積,這兩天,村民們自費請了6臺拖拉機、旋耕機,以每畝150元的價格對秸稈進行就地粉碎還田,變廢為寶,有效避免了秸稈燃燒引起的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蒼溪縣云峰鎮五里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張良介紹。在云峰鎮五里社區,村民們采用機械粉碎方法將秸稈就地還田,在避免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土壤肥力,為下一步農業生產打下基礎。
云峰鎮在秸稈處理中重點突出禁燒和利用兩個環節,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屬地責任,擴大“宣傳面”、把牢“責任關”,通過疏堵結合、分片督查,把禁燒工作落實到家家戶戶、田間地頭。
“我鎮建立了‘鄉鎮包村社、村社包組、組包地塊’的管理體系,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各村組無秸稈焚燒現象發生。同時通過懸掛標語、張貼倡議書、利用廣播和車載喇叭全天候滾動播放《關于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和垃圾的通告》、不定時推送污染防治小知識等方式,大力宣傳秸稈禁燒政策要求。”云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賀凌峰說。
循環利用秸稈飼料“肥牛羊”
除了加大宣傳,蒼溪縣還協調肉牛羊養殖企業,鼓勵業主打包回收秸稈,進行飼料化、基料化利用,多元化疏通利用處理渠道,達到秸稈“不用燒”的效果。“近年來,我們建成了飼草、魔芋等種植園,每年這個季節都要收購農戶秸稈并進行加工,用做牛羊的粗飼料,既實現循環利用節省成本,又減少了環境污染,還為農戶創了收。”蒼溪縣永寧鎮鑫茂家庭農場主張凱云說。
5月夏收時期,蒼溪縣出動人員110余人次,宣傳車60余臺,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1.5萬份,書寫標語和橫幅40余幅,發現并及時處置火點23起。同時召開現場會培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34場次,有效幫助村民掌握了科學利用秸稈技術和方法,預計今年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將達到91%。
據介紹,蒼溪縣在秸稈禁燒工作中緊緊圍繞“不見煙霧、不見火光、不見黑斑”目標,以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為抓手,嚴格按照全市秸稈禁燒工作統一安排部署,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原則,切實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棄置污染問題,因地制宜、科學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有效利用、耕地質量提升和生態環境改善。
在做好宣傳引導和綜合利用的同時,蒼溪縣還充分發揮縣、鄉、村、組四級網格化監管作用,逐級逐層分解落實任務,責任細化到人,巡邏量化到地塊,確保轄區內秸稈焚燒現象零發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