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9日電(吳平華 陳小雄 龍怡)當前,正是大春生產春耕備灌的重要時節,宜賓市敘州區各地充分利用水庫、山坪塘、提灌站等水利基礎設施,分時連片集中供水,合理利用水資源,搶抓農時做好插秧前的蓄水備耕工作,為夏糧豐收打牢水利基礎。

走進趙場街道北平村,農戶們正忙著蓄水、犁田耙地,旋耕機和水渠流水的聲音響徹山間,緊張忙碌的農耕景象在山間勾畫出了最美“耕耘圖”。韓興奎是北平村的種糧大戶,他計劃今年種植水稻20多畝,已經在田間地里忙活了十余天。
“現在提灌站已經在放水了,我們村民都在用提灌站的水來蓄水,大概還要忙十幾天灌溉農田。”韓興奎說。

為了盡可能讓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連日來,趙場街道通過統一調配區域水庫、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等水利基礎設施,以分組、分片集中供水的方式組織村民積極蓄水備耕,為水稻插秧做好準備。
“我們趙場街道一共有四萬多畝的水稻田,截至目前,我們利用12口水庫、500余口山坪塘,已經灌溉面積兩萬多畝,達到50%以上。”趙場街道三農中心副主任易海洪表示,接下來將會利用金沙江的水資源,用提灌的形式,解決剩余部分未灌溉的面積,全力保障大春生產用水。
同樣,樟海鎮各地也在充分利用水利基礎設施,合理調配水資源,積極組織村民開展插秧前的備耕工作。蓄水量約65萬方的仙鵝湖水庫是樟海鎮斑竹村農田灌溉的的主要水源之一,連日來都在灌溉放水。
樟海鎮斑竹村村民樊柏松說:“最近天氣干燥,幸好有水庫可以灌溉。我家現在有四畝田,基本上都有水灌溉。”
樟海鎮斑竹村村委會副主任羅光林介紹,現在我們村基本上完成了60%的灌溉工作,在接下來的十幾天里,全村農田將完成灌溉并進行插秧工作。
敘州區是產糧大區,2023年計劃種植水稻46.9萬畝。針對去冬今春干旱情況,敘州區持續完善提升水利基礎設施,積極引導各地備戰春耕。從去年底至今,全區共維修養護水庫41座,除險加固水庫2座,整治維修山坪塘2口,新改建提灌站15座,維修養護提灌站20座,新建蓄水池120口,維修養護水渠550公里。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74座小型水庫,3934口塘壩,194座提灌站,約1260公里水渠能夠正常運行,灌區幅員耕地灌溉面積約44.61萬余畝。敘州區水利局黨組成員李杰表示:“我們也會持續指導鄉鎮(街道)積極采取‘蓄、引、攔、提’等措施,引水入塘入庫,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工作。同時指導鄉鎮(街道)做好用水調度,加強節水宣傳,提高灌區群眾節水意識,引導群眾科學用水、節約用水、和諧用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