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1日電 (唐竹冬)近日,在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第二人民醫院,來自羅江區人民醫院的專家正協助該院醫務人員為患者進行內科檢查,并就檢查情況進行會診。
“很多患者存在年齡大、行動不便等情況,到上級醫院就診不方便,我們通過醫療資源下沉的方式,為患者提供上級醫院醫療服務。”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第二人民醫院內科主任曾偉介紹,羅江區人民醫院專家每周都會來坐診一次,之后還將開通線上會診平臺,真正實現“醫生多跑路、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路”。
近年來,羅江區堅持“提升縣域服務能力、構建有序就醫格局、夯實分級診療制度”的改革主線,推進形成“城鄉共體、上下共建、各方共贏”的發展格局,2017年12月,羅江區組建四川省首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羅江醫院集團,醫院集團由羅江區人民醫院牽頭,在確保集團內各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職能不變的前提下,明確功能定位、緊密分工協作,實行醫院集團一體化管理與運作,形成了科學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提升了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有效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如今患者在鄉鎮醫院就能接受到區級醫院專家診療服務。
此外,在推進打造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過程中,羅江區積極探索“縣招鎮用、鎮聘村用、崗編適度分離”人才調配機制,鼓勵醫務人員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幫扶指導,實現了醫共體內人員有序雙向流動。
羅江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彭明芳便是眾多下沉醫務人員中的一員。“不僅方便了群眾就近就醫,而且對我們個人來說,也非常有成就感。”彭明芳說道。
據了解,2022年,羅江醫院集團共招聘引進人才100余名,下派幫扶專家13名,縣級公立醫院薪酬比例提升8%,基層醫務人員薪酬比例提升11.6%。除此之外,羅江區還在全市率先實施醫保“一個總額”付費改革,提升醫保資金使用績效。通過近一年時間的工作推進,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縣域住院總費用和住院次均費用分別同比去年下降5.88%、4.68%,區域內醫療總費用同比下降2.45%,同時實行藥品集采集配改革,推動醫院減支、群眾減負,將藥物品種從1064個調整到969個,實現了用藥目錄和采購價格統一。
“羅江區將加快集團信息化建設,全力推進‘一個總額’支付改革,打造醫共體建設‘羅江模式’。”羅江醫院集團理事長唐大會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