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7日電 (劉剛 譚江華)近年來,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堅持黨建引領,抓實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積極探索司法行政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優化鄉村治理,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保障。
深化法治宣傳教育。組織機關黨員干部、黨員律師、法律服務志愿者開展法治宣傳進村、志愿法律服務活動等,引導村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充分發揮“德古”優勢,通過“德古彝漢雙語講堂”,打造民族團結“習法堂”;積極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設,打造“普法小阿依”品牌,積極推進“小手拉大手”活動,逐步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圍。
拓寬法律服務渠道。建立黨員示范崗,鼓勵黨員律師主動承辦法律援助案件,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體做到應援盡援;充分發揮公證在“三農”問題中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基本職能,為有效解決涉農問題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撐,在99個村(社區)建立“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確保每村有4名以上骨干“法律明白人”,打造“奉法先鋒”,常態化開展“守法星”評選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織密人民調解“網絡”。建立健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點上開花”的立體化調解格局,目前有18名“德古”入駐法院“德古調解室”、8名專職調解員入駐派出所調解室、在冊56名“德古”積極參與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守以依法調解為底線,以《四川省人民調解規范化建設辦法》為準繩,制定調解程序、調解紀律、調解文書等規章制度,實現案件分層、分類、分級調解,確保每一件矛盾糾紛都有人調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