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日電 (李霞)深井取水過濾、臭氧凈化殺菌、全自動化灌裝……11月2日,在廣元市利州區龍潭鄉青龍村的半山腰,從外地招引總投資500余萬元的四川龍澹水業有限公司正爭分奪秒趕訂單,目前該企業桶裝飲用水日生產量為10000桶。

“終于投產了,這心里說不出的高興!”看著眼前緊張而忙碌的生產景象,龍澹水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尹強激動不已。
從3月初落地,到6月底具備生產條件,再到10月正式投產……短短半年時間里,該企業桶裝水項目順利完成了廠房租賃、打深水井、修建蓄水池、設備安裝等各個環節,項目的迅速落地投產,得益于當地一流的營商環境,靠前服務、主動服務讓企業投產“輕裝上陣”。
“前期基本上莫啥難題,就算有,他們也提前幫我們解決了。當前處于生產初期偶然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但一個電話鄉人民政府立馬就能協調人員前來解決。”當問及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問題時,尹強笑著連連擺手,直言建設過程十分順利,生產過程中遇到問題,當地政府的貼心服務讓其對生產非常有信心。
初來乍到,龍潭鄉鄉黨委書記利用午休時間陪他滿山尋找水源地,兩個禮拜的“跑腿功夫”,換來項目落地水源水質優渥的青龍村;為了節約時間、減少投入,村里主動將閑置的混凝土攪拌站改建為標準化生產廠房,租賃給他用于生產;當地政府提前給當地村民做思想工作,為公司解決用工問題;主動幫忙聯系施工材料,為公司前期建廠減少成本60%以上……當地政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貼心服務,尹強如數家珍。
“服務效能高,才能留住企業。”據利州區龍潭鄉青龍村黨支部副書記馬選紅介紹,該村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盤活閑置資產,與引進企業合作建設桶裝水生產項目,收入也非常可觀,“通過資產入股、居間服務代售桶裝水等方式,村集體經濟預計年收益可達40萬元,同時還帶動當地群眾就業40余人。”馬選紅高興地說。
連日來,利州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優化服務為切入點,深化“我來跑”代辦服務、駐企特派員等服務舉措,全力破解企業在項目建設、生產發展等過程中的實際難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