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琴友們在成都市武侯區望江·音樂家提琴微博物館里以琴會友,這已成了一些年輕人的時尚。

5月6日,游客在成都畫院欣賞畫展。緊靠寬窄巷子的成都畫院與熱鬧、喧嘩僅一墻之隔,幽靜、雅致的庭院里,會定期舉辦美術家和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展覽。

4月28日,彭州市葛仙山鎮熙玉村梨花讀·鄉村圖書館掩映在千畝梨園中,現代建筑和生態梨園相映成趣,毫無違和感。

5月9日,幾位游客和村民在天府新區老龍天府微博村的梨花微黨校紅色書吧里讀書。

4月27日,成都花牌坊社區的舞蹈愛好者在社區建的舞蹈室里練舞。

5月9日,一些慕名而來的老東郊人向“毛邊書局”店主傅天斌(中)捐贈東郊企業的老物件。

5月9日拍攝的下大邑縣南岸美村鄉村生態博物館。每到周末,前來觀光休閑的游客絡繹不絕。

5月7日拍攝的成都錦江區暑襪北一街145號院。這個老城區里不顯眼的院落,如今變身成為融合改造的樣板。
5月9日,立夏后的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畔,玫瑰花早已盛開成片。向南前行約6公里,都市樓宇逐漸遠去,充滿生機的田園風光鋪滿眼底,這里是天府新區老龍天府微博村。今年,它剛剛上榜成都市第一批社區美空間。村上有棟標志性的建筑,梨花微黨校,這棟建筑源于傳統民居樣式,屋頂鋪有茅草。它的旁邊就是“一葉渡”水上會議中心,從空中俯瞰猶如一片樹葉漂浮水中。陽光灑入梨花微黨校的紅色書吧,幾位游客和村民正在安靜地看書,享受靜怡的周末午后慢生活。
位于成都市成華區怡福路的“毛邊書局”距老龍天府微博村不到50公里,這個藏書量已經接近20萬冊的社區圖書館在成都愛書人的心中是一個標準的社區美空間。時下,“毛邊書局”正在籌辦“東郊工業”主題展。5月9日,一些慕名而來的老東郊人向“毛邊書局”捐贈東郊企業的老物件。書局店主傅天斌告訴記者,他非常欣慰,如今一個小小的書院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一個街區,改變這里人們的閱讀習慣,以至于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社區美空間是成都市2021年提出的一個新概念,關注社區居民“家門口”的變化。3月,第一批10個社區美空間驚艷亮相,“美”與“社區”如此相遇,著實給社區居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社區美空間可以是特色街區中的一個藝術館、科創空間里的一個展示廳、田間地里的一個鄉愁館、剩余空間里的一處咖啡店、城市開放區域的一個會客廳,任何體現美學運用的、帶有體驗性、兼顧公益性、彰顯文化特質的空間都可以升級打造成為成都社區美空間。
記者了解到,未來5年,成都市每個社區都將會有一個美空間,計劃建成3043個帶有體驗性、公益性和有文化特質的社區美空間。走出家門,你就能到社區美空間去領略一場來自社區的生活美學。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