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在湖北省荊州市舉辦的2024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會上,賽迪顧問發布了《2024年先進制造業城市研究》。其中成都市上榜“2024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排名第8位,比去年上升1位。排名提升的背后,是今年以來成都聚焦智能化綠色化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邁向價值鏈高端。
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從創新能力、融合發展、經濟帶動、品牌質量和綠色集約五個維度構建了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評估模型,科學全面地考量城市在先進制造業方面發展的綜合水平。
成都擁有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根據該研究報告,先進制造業正經歷從傳統的實體制造模式向全面數字化乃至智能化轉型的深刻變革。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先進制造業逐步邁入數字化時代,通過集成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與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流程的高效協同與數據驅動的優化決策。
記者了解到,當前成都正實施分級分類促轉、鏈群協同提升、降碳安全融合等六大專項行動,深化數智融合應用,做強產品服務供給,筑牢數字底座支撐,打造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的典范樣板。《成都市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成都將培育智能工廠超過100個,建設數字化車間超過300個、數字產線超過500條、智造單元超過3000個,打造一批智改數轉產品或服務,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五大支柱產業深度覆蓋。
先進制造業集聚效應可有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擁有2個及以上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城市多數實現了排名上升,經濟帶動能力逐步增強。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共擁有86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較2023年增長65.4%。其中,深圳、廣州、寧波、青島和成都等城市均擁有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前11月五大先進制造業增長2.8%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先進制造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引領先進制造業邁向更加高效、綠色與可持續的未來。根據日前印發的《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總體目標為:到2026年,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7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算力規模達到20000PFlops,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該研究報告還對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提出建議,包括以低碳為基礎,打造先進制造業新動力。在成都,以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為主的汽車產業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據悉,成都將聚焦建設“綠氫之都”,實施“六大工程”,推動氫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5%以上,規模三年翻一番,進入全國前五。
數據顯示,今年1月—11月,成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長3.3%,重工業增長4.7%。分行業看,五大先進制造業增長2.8%。其中,新型材料產業增長11.1%,綠色食品產業增長3.3%,醫藥健康產業增長3.1%。(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