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0日電 最近,日常坐成都二環高架BRT的朋友有沒有發現當公交車進站時明顯的“頓挫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順的停車體驗。沒錯,這都得益于成都BRT站臺集中整治工程帶來的“云感升級”。
據悉,成都城投建設集團所屬成都市市政開發總公司參與實施了BRT站臺集中整治工程,本次“煥新行動”包括二環高架外環光華村街路口站、二環高架內環高筍塘站、雙林北支路站、西南交大站、成仁站、萬年場站6個站點。

據了解,二環高架BRT作為成都市民出行的“硬核擔當”,每日承載著數十萬人次的運輸重任,隨著運行年限不斷增加,在繁重交通荷載作用下,開始顯露“歲月痕跡”。據市政檢測數據顯示,部分站臺出現車轍、波浪狀擁包和坑槽等病害,這些“路面皺紋”,極其影響行車舒適度。
為有效改善站臺路面狀況,在成都市城管委的統籌安排及成都市交管局、成都市公交集團的支持下,成都市市政開發總公司近期啟動了6個BRT站臺集中整治工程,整治后的站臺運行良好,車輛進站的顛簸感大幅降低。
以往,傳統瀝青路面在鋼橋面上,一遇到高溫就像“巧克力遇上暖爐”,公交車重載重剎時,極易造成擁包等道路病害。為解決BRT站臺病害反復的問題,該項目首次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鋪裝技術。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配合TRC磨耗層技術,新材料壽命可達傳統瀝青的5倍以上,這種摻入鋼纖維的新材料,抗壓強度達120兆帕,相當于每平方米能承受12000噸重量。能有效根治路面病害,還能縮短公交車進站時的制動距離。

為最大限度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保障施工安全與質量,本次站臺整治主要采用周末“白+黑”連續作業模式,傳統BRT站臺整治施工從打圍到完全放開交通需要11天,這次整治全面優化了交通組織模式和施工工藝,加上后續磨耗層鋪設,單站臺實際施工時間僅60小時。并采用熱風養護技術克服夜間低溫,加快UHPC板的強度提升,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安全。
目前,二環高架外環光華村街路口站、二環高架內環西南交大站、高筍塘站以及雙林北支路站4個站點已基本完成整治并通車,其余二環高架內環成仁站、萬年場站2個站點預計4月底完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