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 李開紅
入駐街區比例提高
餐飲與生活業態更喜沿街。首店入駐集中商業占比從2019年的87.1%下降至83.7%,這4.4%的變量,均轉向了街區物業。
休閑之城更加凸顯
休閑娛樂業態在全國首店的占比,從2019年的8%上升至17%。同時,2020年首店各業態品類更注重個性化、潮流化與小眾化,更關注個人生活的提高。
郊區新城表現優異
2020年,成都各區(市)縣均有首店入駐,除中心城區外,郫都、青白江、龍泉驛等郊區新城表現優異。除錦江區、武侯區保持領先位勢外,成華區、金牛區的首店數量相比2019年實現了逆勢增長。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昨日(13日)從中商數據與成都零售商協會聯合發布的《2020成都首店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獲悉,2020年,成都引入386家各類型首店,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國第三,繼續領跑新一線城市。
在描繪城市商業繁榮的語境中,“首店經濟”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指標之一。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首店品牌的入駐更被視為城市商業的強心劑和商場傍身的“王牌”。
另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日前發布的《成都2020年房地產市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成都零售市場迎來57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是2019年全年供應量的2倍有余。
“城市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將有利于塑造消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擴大集聚效應,進一步增強成都商業市場發展的動力。”第一太平戴維斯華西區商鋪部董事林靜說。至少從首店經濟的成績單看,成都的商業活力顯現了極大韌性。
首店類型更為豐富 商業品牌更為多元
過去一年,成都首店的一個顯著變化是“類型更為豐富”。
《報告》顯示,從物業類型來看,2020年成都首店入駐的物業顯得更為豐富,入駐街區的首店品牌比例提高,餐飲與生活業態更喜沿街。比如,首店入駐集中商業,占比從2019年的87.1%下降至83.7%,這4.4%的變量,均轉向了街區物業。
值得注意的是,餐飲、零售仍是首店品牌占比最多的業態,同時,休閑業態全品類及生活業態全國首店均有提升,例如休閑娛樂業態在全國首店的占比,從2019年的8%上升至17%。同時,2020年首店各業態品類更注重個性化、潮流化與小眾化,更關注個人生活的提高——對此,報告評價“成都休閑之城地位更加凸顯”。
當然,火鍋、川菜首店分布數量依然位居首店業態前列,餐飲本土化品牌特征明顯,而甜品烘焙、輕餐及茶飲等小店布局提速,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而圍繞家庭場景,成都也通過首店注入了更多消費內容,家居生活、運動休閑、生活超市及影音娛樂等居首,首店品牌更注重生活美學、家庭生活與好玩趣味。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報告》顯示,除吸引首店入駐外,成都是繼北京、上海外奢尚第三城。這是因為,成都的時尚指數引領新一線城市,近年來大牌秀場不斷增多,國際時尚地位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成都自2018年起至今,打破北京、上海時尚壟斷,先后舉辦Chanel、Chloe、Dior、Louis Vuitton、Hermès等時尚大秀,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時尚第三城。2020年,成都更是迎來了2020ELLE風尚大典、巴爾曼Balmain-天際大秀等一系列國際活動,凸顯了城市的時尚地位。
數量與能級:成都首店經濟“突圍”
去年底,萬象城二期開幕——這一新項目無疑凸顯了成都首店經濟的吸引力——《報告》顯示,僅萬象城,就引入27家各類首店(含兩期),其中零售占比超七成,全新品牌13家,西部首店1家。
值得注意的是,首店經濟在成都的發展不是孤立的。 2020年,成都各區(市)縣均有首店入駐,除中心城區外,郫都、青白江、龍泉驛等郊區新城表現優異。除錦江區、武侯區保持領先位勢外,成華區、金牛區的首店數量相比2019年實現了逆勢增長。《報告》指出,依托區域內商業基地,業態各有聚焦,錦江、武侯、成華等中心城區內零售首店具有優勢,郊區新城在餐飲及休閑配套首店下足功夫。
事實上,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顯示,去年成都共有6個購物中心開業,供應量創近三年新高。加上零售市場供應量的翻倍表現,疫情下的兩個“新高”,凸顯了成都經濟市場的韌性。
2021年首店經濟:“生活美學”仍是關鍵詞
2021年,首店經濟的發展還能持續嗎?
《報告》指出,伴隨商業復蘇與延期開業商業匯合,2021年成都商業將迎來新的開業高峰——其中,預計將會有30+商業項目開業,如世茂廣場、印象城、環貿ICD等,新商業將為成都帶來大量新的品牌。屆時,成都首店品牌的數量與能級將會大幅提升。
其中,“生活美學”仍是消費關鍵詞。圍繞“高品質生活宜居”目標,2021年首店業態將繼續細分,生活美學持續發力。伴隨成都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要求的逐步提高,新品牌與新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高品質、高顏值的消費需求,并逐步增多。結合成都首店發展特點,生活美學消費將繼續推崇。
而隨著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方式被消費者認可,大品類下的小店經濟變得火熱。特色小吃、手辦玩偶、生活創意、潮玩等小品類店鋪受到年輕消費客群的歡迎。值得注意的是,現象級網紅品牌仍是成都首店的口碑力量,具有創新門店、吸引客流和帶動話題的作用。
此外,《報告》還提到了國潮新品與“市井味”本土新品牌振興——伴隨國潮熱興起,新產品與傳統文化的創意結合,大牌復古升級、跨界聯名創新、IP授權體驗等多種形式的品牌新店將越來越多。
隨著成都本土化新店興起,市井味與情懷觸碰。本土新品牌仍將繼續發力,鼓勵本土新品牌、新工藝生產的誕生與拓展,也將提升成都國際消費都市建設。
而伴隨著公園城市建設,成都的消費場景也將更加多元。《報告》指出,2020年起,家庭中心、健康生活與休閑樂活等消費觀念強化,成都首店將圍繞這些消費觀念孕育更多創新的消費場景與形式——
2021年,聚焦公園城市建設,關注國內外新的品牌發展趨勢,挖掘新的生活范式,是成都首店新品牌的發展方向之一。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