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cjbd > 中新網四川

川南頁巖氣的“極限”探索
2025年04月03日 09:1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3日電 題:川南頁巖氣的“極限”探索

  作者 張尋 楊旸 謝佳君

  近日,西南油氣田公司長寧H35平臺,兩部鉆機沖破氤氳的霧靄,帶著各自的任務在川南頁巖氣探索“極限”一詞的邊界。

  “這里正在進行井工程極限投控降本‘組合拳’的試驗。”西南油氣田長寧公司地質工程部副主任代鋒說,如果試驗成功,可節約井工程投資成本8%至10%,對實現頁巖氣高質量規模效益開發來說,將是里程碑式的技術進步。

  西南油氣田公司是國內最早勘探開發頁巖氣的企業之一,而長寧公司是國內首家企地合資的頁巖氣勘探開發公司,見證了我國第一口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頁巖氣水平井寧201-H1井的誕生,經歷了長寧頁巖氣從無到有再到快速建成50億方年產量并持續穩產多年的輝煌歷程。“但隨著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深入,地下資源品質逐漸下降,開采難度日益增大,實現規模效益開發挑戰重重,必須探索新的路徑。”代鋒介紹。

  自2018年以來,按照西南油氣田公司統一部署安排,長寧公司科學謀劃,提出了井工程控投降本“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在總承包模式下,探索技術日費制,建立技術模板,科學指導區域提速;第二步是試驗、推廣鉆井日費制管理模式,迭代升級階梯日費制,建立甲乙雙方互利共贏機制,整體推進鉆井提速;第三步則是試驗探索井身結構“瘦身”、滾動負壓振動篩、工程箱體+常規定向替代旋轉導向工具、“水基替代油基”鉆井液等一系列革命性技術,從技術源頭提速提效。經過多年應用,單項技術逐一取得成功,區域井均鉆井周期從2020年前的88天縮減為目前的55天,故障復雜率降低50%以上,標準井單井投資控降15%以上,長寧區塊整體產能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實現了區塊整體規模效益開發。

  為了探索井工程極限控投的“下限”,自2024年下半年開始,長寧公司科學論證開展控投降本“組合拳”集成試驗,長寧H35平臺成為“幸運兒”之一,雙鉆機4口井同步開展兩組試驗,一組負責試驗“水基替油基”鉆井液技術,另一組肩負“井身結構瘦身+滾動負壓振動篩”等組合技術試驗的任務。

  寧軍是渤海鉆探四川頁巖氣項目管理部副經理,“水基替油基”的首次試驗就在他的隊伍開展。在他看來,試驗的成功不僅可以節省鉆井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如果使用水基鉆井液能打完目的層水平段,這將是一次跨越式的進步。”

  “當然創新試驗也是可能失敗的。”長寧公司地質工程部主任楊揚坦言,每一步改變都是破繭,既可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成長,也會伴隨不確定性和困難。好在他們的想法得到了西南油氣田大力支持,在“不要怕失敗,大膽往前沖”的信念下,長寧公司與建設各方攜手前進、拼勁十足。“我們也會充分論證,做好設計,全力確保組合試驗取得成功。”

  好消息很快傳來。3月9日,隨著長寧H31-S2井順利完成油層套管固井,長寧公司第一個試驗控投降本“組合拳”的平臺——長寧H31S平臺兩口井實現平均鉆井周期44.7天,預估井均鉆井投資較批復概算控減11%,單井可以實現效益開發,標志著長寧公司井工程試驗極限控投降本取得實質性突破。

  作為組合試驗的第二個平臺,長寧H35平臺也將在近期交出答卷。代鋒預感成功的希望很大,他期待著井工程技術的這次極限探索能成為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推動川南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加速向前進。(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午夜高清拍精品福利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又黄又湿又高潮不卡网站 | 热久久99精品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