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8日訊(記者 陳淋)2月18日上午,省教育廳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省“兩會”、省紀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及全省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專題研究教育戰線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2021年既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又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省教育系統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無愧時代的使命感、不負人民的責任感,抓住關鍵之機、做好關鍵之事、打好關鍵之仗,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會議指出,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是省委著眼優化整合資源要素、推動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改革,涉及最廣泛、群眾最實惠、推進最平穩、影響最深遠,既為全省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社會治理版圖“結構性重塑”釋放了改革紅利,也為基礎教育謀篇布局“系統性重構”提供了難得機遇。全省教育系統必須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積極調整優化基礎教育學校布局,著力解決“城擠鄉弱村空”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優質教育的新期待。
會議強調,要把準“兩大節點”,謀長遠、見真章。通過整體性謀劃、戰略性布局、一體化推進落實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動教育發展實現質量、結構、規模、效益、安全相統一,推動教育系統從理念到行動進入新發展階段。篤定2021年,重點推進“空心學校”、撤并鄉鎮學校、生源萎縮小規模學校及教學點撤并整合;鎖定2025年,按照“總體規劃、分期撤并、五年到位”的要求,通過五年努力,基本實現基礎教育公共服務水平優質高效。
會議強調,要把握“三大轉變”,涉深水、破難題。統籌推進學校調整優化布局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學校布局由“行政區”向“經濟區”轉變、師資配置由“學校人”向“系統人”轉變、管理體制由“管學校”向“管學區”轉變,切實提升教育品質、提高隊伍素質、提增治理效能,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會議要求,要把住“六大任務”,重實干、求實效。按照“幼兒園就近就便、小學向鄉鎮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鎮或片區集中、高中向縣城集中、資源向寄宿制學校集中”思路,優化學校布局調整;按照“公益為主、教育優先,綜合利用、分類施策”的思路,轉化利用閑置資源;按照“人崗相適、就近就便”的原則,合理安排教職員工;按照“實用、夠用、安全、環保”的要求和“綠化、美化、節約化、智能化”的方向,建設現代化學校;分批遴選省級示范性幼兒園、義務教育辦學管理標準學校、省級引領性示范普通高中、省級特色化辦學普通高中,創建特色示范學校;對歷史名校、百年老校、名人學校、災后重建學校,進行專門論證、專題研究,不搞“一刀切”,提升教育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