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近日,四川省衛生健康委聚焦“學黨史,辦實事,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有溫度、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目標,既堅持立足當前,以問題為導向,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又著眼長遠,加快改革發展,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扎實推進11項大行動為民辦實事。
一是推進川渝公立三級綜合醫院檢驗檢查結果互認。著眼兩地群眾便捷就醫和減輕負擔,協同推進川渝兩地平臺互聯、系統互通、結果互認,明確臨床檢驗、醫學影像檢查互認項目及質控標準,規范結查互認標識,建立結果互認質量控制專家庫,展開結果互認信息化平臺建設。
二是開展“不合理檢查”專項整治減輕群眾醫療負擔。緊盯廣受群眾詬病的問題,以專科覆蓋面廣、檢查適用病人多的高值高頻檢查為重點,突出整治超適應證檢查、違規重復檢查、不合理組合檢查等行為,深查嚴究大處方、濫檢查、泛耗材等亂象,嚴格規范臨床路徑、合理用藥、合理檢查。
三是發展互聯網醫院方便基層群眾便捷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拓展醫療服務空間、下沉醫療服務資源,提供網上問診、在線開具處方、一站式藥品配送等復診服務,年底全省力爭建成80家以上互聯網醫院。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通多種方式預約診療服務,部分三級醫院開通互聯網醫療服務。完善遠程醫療網絡,制定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
四是開展普惠托育專項行動解決3歲以下嬰幼兒日間照顧難題。針對工薪群體反映強烈的嬰幼兒日間無人照顧問題,開展普惠托育專項行動,加強項目儲備,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年底前除三州外,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1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五是抓好有“死灰復燃”趨勢的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針對耐藥肺結核患者經濟負擔重、治療依從性不高等問題,協調醫保部門出臺全省統一的耐藥肺結核門診費用醫保報銷政策。健全“三線一網底”防治體系,啟動實施涼山州艾滋病防治第二階段攻堅行動。鞏固石渠縣包蟲病防治成果,整體推進全省包蟲病綜合防治。
六是開展“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行動。改善老年人就醫服務,指導醫療機構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提供多種預約掛號方式,保留掛號、繳費等人工服務窗口。配備導醫、志愿者等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就醫指導服務。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為老年人免費提供擔架、輪椅等助老器具,改善老年人就醫體驗。
七是全面提升全省公立醫院服務群眾質量和水平。系統分析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情況,與發達地區同等醫院進行橫向對比,找準問題癥結和改革突破口,強化內部管理,完善運行機制,提高管理效能,轉變服務供給模式,做大做強三級公立醫院。
八是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絡。抓好38個縣疾控機構生物安全實驗室配置建設。加強新冠病毒肺炎監測預警工作,推進流感監測網和致病識別網建設,提升流感等重點傳染病監測和分析研判能力。為全川18歲及以上居民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基本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九是全力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重點支持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試點建設,積極探索“縣招鄉用”“鄉聘村用”等機制,有序推進鄉村醫療衛生資源歸并整合。推動落實鄉村醫生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相關政策,建臺賬問實效,穩妥有序解決老年村醫歷史遺留問題。
十是深化衛健行政審批“減證便民”行動。圍繞“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歸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師執業證書、護士執業證書等電子證照信息,梳理形成衛生健康行政許可證照類申請材料免提交清單,年內實現部分證照線上調閱核驗,減少辦事材料。
十一是啟動第二輪民族地區衛生發展十年行動計劃。為32個涉藏州縣常住居民提高每人5元補助標準。強化三級醫院“組團式”對口幫扶脫貧縣縣級醫院,統籌選派不少于1000名專家人才開展對口支援,扎實做好設備規范使用、服務質量審查、遠程診療指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