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綿竹富新鎮:引“鳳”興“鄉” 激活人才振興“一池春水”
2023年12月22日 20:1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2日電 (李露平)“各位朋友,歡迎來到富新鎮的紅色直播間。這是富新的火鍋底料,麻辣鮮香好吃得很!”近日,在位于綿竹市富新鎮產業綜合體的紅色直播間內,廣西村黨支部副書記肖松林化身紅色主播,聲情并茂地講解著富新鎮的特產。

  近年來,富新鎮堅持以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為主線,堅持把人才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通過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吸引種植能人、帶貨能手、退役軍人等到鄉村振興一線干事創業,不斷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著力破解鄉村人才瓶頸,全力栽好鄉村“梧桐樹”、筑好“溫暖巢”。

  小鎮工匠 激發人才振興內生動力

  在富新鎮貴豐家庭農場中,無人機在農場主江國平的遙控下,在麥田上空均勻地進行噴肥施藥作業。“通過有效的田間管理和機械化耕作,原來單產1000斤的稻谷,現在能夠達到單產1500斤了。今年的小麥也會有個好收成。”休息間隙,江國平與周邊農戶交流起種植心得。

  江國平是杜茅村的種植戶代表,在富新鎮舉辦首屆“興農工匠”評選活動中獲評“興農田秀才”。江國平也是村民口中的“土專家”,經常為村民講解種植要點、傳授種植經驗。遇到棘手的問題,江國平還會聯系其他“土專家”組隊上門服務,幫助村民提高種植技術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為激發人才振興內生動力,富新鎮以“興農工匠”評選活動為載體,組織“工匠尋寶團”深入基層,共挖掘種養殖能手170余名,各類手藝人40余名,新媒體達人9名,現已全部納入富新鎮人才庫,形成了一支服務鄉村振興的鄉村工匠隊伍。

富新鎮2023年鄉賢群英會。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富新鎮2023年鄉賢群英會。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匠人匠心賦能鄉村振興,就是要把鄉村工匠培育好、用起來,不僅要為鄉村工匠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還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創新創業幫助,讓鄉村工匠成為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創業就業的骨干力量。”富新鎮黨委書記葉畦說。

  育雁豐翼 釋放鄉村振興“雁陣效應”

  “我將認真履行師傅職責,把多年來積累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做好引領和導向工作,不斷傳播正能量。”日前,富新鎮舉行了“雛雁伴飛”拜師結對大會。

拜師結對大會。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拜師結對大會。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持續推動‘雛雁伴飛’計劃走深走實、常態長效,不斷激發年輕干部潛能,幫助年輕干部悟透業務知識,掌握履職本領。同時,充分發揮優秀干部的帶頭作用,‘傳’出知識、‘幫’出成長、‘帶’出骨干,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的戰斗力。”富新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富新鎮聚焦人才工作,通過理論知識“筑基”、實踐鍛煉“提質”、崗位歷練“賦能”等,“全鏈條”推動青年干部成長成才。

  近段時間,在位于清獅村10組的萬噸優質大米加工廠內,運輸大米的車輛來回奔波。據了解,這座大米加工廠集大米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以清獅村、吉兆村、杜茅村3個村“飛地抱團”模式推動發展。

  “清獅村以土地入股,同時還與吉兆村、杜茅村分別出資100萬元,并撬動社會資本700萬元,共同建起了這座優質大米加工廠,帶動周邊10余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作為一名“兵支書”,李林在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與鄰近兩個村達成了“村村聯合,抱團發展”的共識。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預測,該大米加工廠年營業額可達5000余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超20萬元。

  據了解,目前,富新鎮12個村(社區)中已有“兵支書”7人。同時,該鎮還發展了“兵委員”19人,吸引20余名優秀退役軍人組建“新戎”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治安巡邏、矛盾化解、防災救災等志愿服務,并從中儲備3名成為村級后備干部。

  夯實支點 助推鄉村發展提質聚力

  吉兆村在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后,面臨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滯后、治理矛盾突出等問題。吉兆村黨支部書記周建軍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在富新鎮打造的“田園”黨建品牌中找到了發展的突破口。

  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吉兆村村兩委班子兌現承諾,著重改變村容村貌,在水利建設、道路維護、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此外,還在2023年新建了“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議事會制度,引導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鄉風文明等村級事務,群眾建言獻策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吉兆村的發展勢頭也愈發強勁。

群眾在村民議事廳協商。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群眾在村民議事廳協商。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夯實支點,不僅要在基層黨組織能力建設上精準發力,更要在撬動“鄉賢+”上借力,奏響振興“共富曲”。

  走進富新鎮新民路社區1組,一條長240米的新修溝渠映入眼簾。曾經年久失修的溝渠如今變得干凈了,排水也通暢了。今年56歲的王長發是四川金福鑫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也是土生土長的富新人。雖然長期忙于事業,但王長發始終牽掛家鄉發展。當了解到新民路社區1組溝渠亟需新修,王長發毫不猶豫出資3萬元捐建溝渠,惠及農田50余畝,農戶10余戶。

  近年來,富新鎮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堅持外引內聯,聚焦“引賢、育賢、用賢”三個重點,當好“娘家人”、栽種“梧桐樹”。建立了由黨政軍領導干部、專家教授、民營企業家、新階層人士等100余人組成的鄉賢人才庫。成立了富新鎮鄉賢會,選聘會長單位1個、副會長單位10個、理事18個。制定了“引賢賦能”6條措施,在興業服務、政治待遇、人文關懷三個方面為鄉賢創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同時,還建立了“鄉賢聯系人+項目經理人”制度,打通政策指導、政務辦理綠色通道,引導鄉村振興“人才庫”與“項目庫”精準對接,保障鄉賢返鄉投資創業信息聯通、政策暢通。

  在服務群眾中“聚心”,在解決難題中“聚力”,在產業發展中“聚智”。富新鎮堅持精準識才,持續推進各類人才向鄉村流動,喚醒了鄉村振興的“源頭活力”。通過多元化人才支撐,帶動引領農業、旅游、種植等產業發展,成為助力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源動力”。(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日本色色一区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