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儀隴:探索健全服務體系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2023年12月25日 15:2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5日電(王爵 張明)近日,在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高家壩村,成片的麥苗綠油油的,長勢喜人。“這一片屬于儀隴縣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包括金銀花套種基地、高產稻麥基地、半山糧油基地,采取‘田保姆’模式,實行‘油菜(小麥)+水稻’、‘金銀花+大豆’的復合種植模式。”儀隴縣賽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廖彥軍介紹說,賽金鎮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探索健全服務體系和利益聯結機制,由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和四川萬農富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牽頭,共同建設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

位于儀隴縣賽金鎮的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碧綠的小麥長勢正好。張明 攝
位于儀隴縣賽金鎮的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碧綠的小麥長勢正好。張明 攝

  2021年8月,儀隴縣提出鄉村振興“揭榜試點”機制,通過自主申報、綜合研判、陳述競評等程序,綜合確定10個“揭榜試點”項目,由儀隴縣財政匹配銜接資金3766.5萬元用于試點項目建設,旨在探索、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樣板。

  項目于2022年3月正式啟動。一年多來,各試點項目鄉鎮(街道)大膽探索,各試點項目鄉村呈現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新風貌。作為鄉村振興“揭榜試點”綜合提升類試點項目鎮,儀隴縣賽金鎮以高家壩村為核心,將王銅罐村、大屋基村、袁家壩村等4個村一并納入此次試點項目提升范圍。

俯瞰儀隴縣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張明 攝
俯瞰儀隴縣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張明 攝

  據了解,同一園區,不同產業,探索的機制模式也有所不同。金銀花套種基地實行“123”模式,即:公司統一標準管理、村集體兩次分紅、農民三次收益。“農民獲得土地租金、務工薪金和套種作物收益金。”廖彥軍介紹,該模式實現了“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四方受益。高產稻麥基地實行“145”模式,將收益10%作為協會公益、40%作為群眾收益、50%作為公司收益;半山糧油基地則推行“1333機制”,村集體經濟收入、抗風險基金、村民收益、合作社收益分別按比例分配。

  “創新社會化服務最大程度降低了種糧成本,增加了群眾收入。”廖彥軍表示,在原有產業基礎上,抓住“揭榜試點”項目,堅持抓重點、顯亮點、創特點,突出規劃引領,通過試點新機制、強化基礎配套建設等,全面對產業園區進行綜合提升。目前,全鎮已建成12000畝糧經融合現代農業產業園、10000畝晚熟柑橘產業園,惠及農戶3000多戶。

俯瞰儀隴縣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張明 攝
俯瞰儀隴縣糧經融合現代農業園區。張明 攝

  同為綜合提升類的銅鼓鄉,“揭榜試點”項目涉及凌云山、九龍山2個村。該鄉通過試點項目資金688.4萬元,撬動企業資金和其他資金1274.5萬元,用于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快產業提檔升級等,累計修建、加寬通村公路和產業便道13公里,整治土地1000畝,修建技能培訓中心2處、旅游基地1處,配套完善5000平方米育苗大棚、5000平方米農產品初加工廠房。

  “我們打出基礎提升、產業提檔、招商提效三大組合拳,縱深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成功落地項目5個。”銅鼓鄉黨委書記閆國舉表示,通過“揭榜試點”項目的帶動,九龍山、凌云山兩村形成產業共育、設施共建、資源共享、人員共用,抱團聯動發展的模式,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凌云山村探索的“山頂‘果盤子’、山腰‘菜籃子’、山底‘糧袋子’”的立體農業發展模式,已成為當地“丘區小山村”發展的新“樣板”。(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亚洲丁香七月色婷婷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每日更新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