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8日電 (陳仁康)近日,梓潼縣觀義鎮紅旗社區養殖戶張強家中的柵欄里,一對亞成年鴕鳥正邁著“大長腿”來回踱步,神態悠閑。正值喂食時間,張強熟練地從自家菜園摘了滿滿一筐青菜葉子,走進圈舍喂食。兩只鴕鳥立即圍上前來,歡快地啄食,還不時與主人撒歡兒。

據介紹,鴕鳥原產于非洲大草原,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方式簡易、喜食粗纖維、抗病能力強等特點,是理想的養殖禽類。其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全身都是寶,羽毛、皮、肉、蛋經濟價值高,且只要有一定活動范圍,家庭圍欄或圍網即可養殖。
張強在觀義場鎮經營糧食加工作坊,2023年9月他從江油市宏強養殖公司引進一對十多斤重的鴕鳥幼苗,花費1100元。如今鴕鳥已1歲零4個月,進入亞成年階段,2歲后性成熟便可產蛋孵蛋繁育后代。

據了解,目前國內鴕鳥產品銷售市場廣闊,成年鴕鳥可長至300斤左右,每只售價6000-7000元,每枚鴕鳥蛋售價280元。張強表示,若條件允許,他將精心飼養,擴大養殖規模,讓鴕鳥成為致富增收的“金鳳凰”。
近年來,綿陽市梓潼縣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將特色養殖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通過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持續發展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