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
清明節臨近,記者3月18日從四川省民政廳獲悉,日前,四川省民政廳等七部門印發《2021年清明節期間群眾安全祭掃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對2021年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服務和安全保障工作作出安排,積極倡導綠色文明祭祀風尚,積極配合網信部門開展“網絡中國節·清明”主題宣傳活動,努力實現“平安清明”。
扎實做好疫情防控
今年清明,四川大力提倡網絡祭祀、代為祭祀、居家祭祀,引導群眾減少實地祭掃活動。推廣使用“仁孝四川綠色祭祀”預約祭掃微信小程序、網絡預約、電話預約等方式,按照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限制預約人數,分時段合理控制實地祭掃人數,有效引導群眾錯峰祭掃,及時疏散聚集人群。
針對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困難,各地要保留電話預約、線下服務等傳統模式,設立綠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體祭掃需求。
同時,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完善應急處置預案。
全力確保祭祀群眾安全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強風險研判與預防,結合清明節群眾祭掃“短時間、小空間、高密度”等特點,全力做好隱患排查,制定整改任務清單,明確整改時限。3月25日前,各級民政部門要對所屬殯葬服務機構開展一次安全檢查,督促各項整改落實,堅決防范安全事故發生。
做好祭祀防火工作。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強防火巡邏,嚴格落實機構內禁燃禁放規定,制定完善早期火情處置辦法。積極配合林草等部門做好機構外集中安葬點、散埋亂葬點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組織祭祀保障演練。
提升殯葬服務質量
優化服務內容,開展“優質服務月”活動,為祭祀群眾提供雨傘、飲水機、休息室、自助鮮花購買等便民服務。探索以可視化、交互性“云祭掃”的方式提供網上紀念堂、VR展示、視頻祭掃等服務。
開展公益活動。鼓勵各殯葬服務機構在清明節期間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思念墻”等免費公益活動,為群眾文明低碳祭掃創造便利條件。各地要大力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法,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免費向困難群眾捐贈節地生態安葬墓穴,履行社會基本責任。積極配合網信部門開展“網絡中國節·清明”主題宣傳活動,持續推進殯葬移風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