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3月15日,記者從雅安市寶興縣林業局獲悉,近日,寶興縣一只疑似生病的野生大熊貓經搶救無效死亡。
據寶興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2月20日,這只大熊貓在野外被發現之后送回縣上救治。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派專人前往搶救,但最終經搶救無效死亡。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只大熊貓有10多歲了,目前具體死亡原因他們也還不清楚,“還沒拿到檢測報告”,但從當時大熊貓胸腔發現積液的情況來看,初步推斷屬因病死亡。

據此前報道,2月20日,雅安寶興縣境內一只野生大熊貓在一雜木林處停留數小時,始終一動不動。經觀察,大熊貓體表無外傷,但一直在流清鼻涕,且精神不佳,初步判斷疑似生病。當地森林公安、林業等部門工作人員接到消息后趕赴現場,將大熊貓裝進籠子運回寶興縣,由當地林業部門對大熊貓進行救治。
記者注意到,由于境內野生大熊貓數量較多,寶興縣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生病受傷需要救助的大熊貓了。
據媒體2016年5月6日報道:雅安寶興村民在采野菜過程中,發現一只野生大熊貓,耳朵、背部、右后腿、尾部都有明顯傷情。工作人員將其救護下山,受傷大熊貓為雄性,4歲,體重44公斤,此后被送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基地接受救治。 雅安市人民醫院外科專家會診,嘗試了一切可能的救助方式之后,大熊貓還是因為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于當日14點50分死亡。專家分析,這只大熊貓可能是受到別的猛獸攻擊受傷。
四川省寶興縣,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據寶興縣宣傳部官方網站介紹,寶興縣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是大熊貓、珙桐等多樣性動植物繁衍生息的地方。13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兼生物學家吉恩·皮埃爾·阿爾芒·戴維在這里發現大熊貓,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模式標本,首次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大熊貓,也使寶興聲名遠播。
據了解,如今寶興縣90%以上國土面積已被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發現,寶興縣每個鄉鎮都有大熊貓和大熊貓棲息地。
(本文圖片及文字綜合澎湃新聞、北京晚報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