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參觀新創智中心。 王磊 攝
中新網成都5月11日電 (起鈺婷 單鵬)“溫江給我帶來很多驚喜,這里城市發展快,城市環境美,營商環境好,優勢產業強,有不少值得對外宣傳的資源和經驗做法。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我們愿意把溫江的優勢宣傳到海外,吸引更多外來合作。”11日,大洋洲中文臺臺長路易斯彭分享了初到溫江的感受。
當日,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21家海外華媒體代表走進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走訪三醫創新中心、壽安編藝博覽園、新尚創智中心等點位,感受城市進取氣息,探尋“創新”如何為這座城市注入發展澎湃動能。
近年來,將“創新”作為推動溫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動力,沿“五個之城”建設的科學路徑,構建“三醫+大數據/AI”雙向融合、雙輪驅動的全域健康產業生態圈,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創新成果。

“行走中國·2021海外華文媒體美麗四川行”活動走進成都溫江。 王磊 攝
在成都醫學城,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們參觀了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抗擊新冠疫情研發的科技產品,并了解了該公司的科技成就和產品的國內外運用情況。“這些科技成果誕生于溫江,但將造福于全世界,我由衷為溫江點贊。”意大利僑網總編輯王衛平表示,意大利在醫療創新方面也有很強實力,希望未來兩地能有更多合作交流機會,共同造福更多人。
經多年發展,成都醫學城聚集了藥明康德、科倫、羅欣和華西醫院等480余家“三醫”領軍企業和醫療機構。三醫創新中心作為成都醫學城“研發創新的集中體現”,園區企業實現在研藥械875個,在產藥械199個,將致力建設中國西部最大生物醫藥創新中心,打造西部生物創新引擎。
同時,溫江積極探索實踐“一個腦袋兩只手”協同創新模式,多措并舉推動校院企與產業園區深度融合,結成創新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多所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科技創新成果在溫江轉移轉化,多項創新創業項目在溫江落地生根。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體驗與羽毛球機器人“對戰”。 王磊 攝
羽毛球機器人、智能物流機器人、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新創智中心展示大廳里陳列著各種新鮮有趣的裝置,它們來自全國不同高校的發明創造。在了解到該中心以高校知識經濟為核心,兼具交易、孵化、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品質科創功能后,迪拜新聞網副總編輯楊志紅感嘆道:“這是種很不錯的嘗試,在高校專利和產業化之間有了機構作為中間平臺,能更好使科研轉化生產并形成產業,這種方式值得在各地推廣,支持高校和企業之間建立合作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