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ouye > 中新網四川

激發澎湃動力 成都筑牢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人才支撐
2025年04月03日 12:5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3日電  成都,一座就業創業活力之城。今年年初,由四川省歐美同學會、致公黨四川省委會直屬工委等指導的《2024成都海歸人才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成都海歸數量預計新增20000人左右,較2023年增長約15%。這一增長趨勢表明,成都對海歸人才的吸引力正不斷增強。

  “海歸人才回蓉就業創業,是成都市多路徑抓實產業招才引智、多渠道提升人才綜合素能、多舉措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多平臺集聚產業人才的生動寫照。”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因優質的就業創新環境,先后獲評“幸福就業強市”“中國最佳促進就業城市”“中國最佳引才城市”。

成都市2025年“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活動現場。鐘欣 攝

  環境更好

  多渠道破解用工就業兩難

  領克汽車成都工廠相關負責人至今記得,去年10月下旬企業歷經“用工荒”,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聯合人社部門第一時間介入、迅速行動,僅用10天時間,就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164人,有力地保障了企業穩產滿產的人力資源需求。

  當前,成都正積極推進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為重點企業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常態化的用工保障服務,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們已將企業用工保障納入局委‘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的工作中,服務范圍從重點企業拓展到‘四上’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月10日,已累計幫助1054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2.19萬人,穩定在崗規模63.24萬人。同時,全市開展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323場,為6584家用人單位提供招募服務,發布就業崗位20.35萬個次。

  據介紹,今年成都將綜合施策支持重點群體多渠道、多層次就業,構建高校畢業生全周期就業服務機制,組織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超300場,實施農民工就業促進行動,強化退役軍人就業服務保障,精準幫扶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建設城區15分鐘、鄉村輻射5公里的就業服務圈,城鎮新增就業24萬人以上。

  創新更足

  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生動局面

  除穩定就業外,成都在鞏固人才生態、創新人才引進機制上也下足了功夫。

  3月28日,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在2025“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郫都區專題賽上,發布了成都市新材料(氫能)產業鏈人才需求、金融需求、項目需求“三張清單”。同時,成都市新材料(氫能)校院企地人才聯盟也正式啟動。

  “以人才為切入口,該聯盟聚集了全市氫能領域重點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將聚焦人才、技術、項目、產業鏈上下游等開展合作,推動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說。

  同日,在成都高新區舉辦的2025“蓉漂杯”第三屆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成都發布了博士博士后需求榜單,共有155家企業拋出3300個博士博士后崗位需求的“橄欖枝”;此外,還創新推出《全球領軍人才網絡分析報告》《全球領先科技人才引才線索報告和“引航”地圖》和《成都高新區未來產業兩圖一表》,系列圖表地圖運用成都創新開發的“創新沙漏”全球領先科技人才發現模型,以大數據賦能人才招引,為精準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勾勒出清晰路徑。

  如今的成都,正成為全球人才的“夢想孵化器”。以年初火爆全球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例,這部“成都造”影片憑借高超的敘事、精湛的特效,僅16天時間便突破百億元票房大關,目前躋身全球影史榜單前五,這正是成都人才引育的一大突破。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將建設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深入實施頂尖人才及后備人選引育專項和“蓉漂計劃”“蓉城英才計劃”,開展海外引才三年行動。聚焦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探索建立“科技副總”“科技專員”制度。圍繞產業發展、園區建設、企業需求,加大產業政策中對人才要素支持和傾斜力度。

  另外,成都深化人才管理授權規范試點、科技人才分類評價綜合改革試點,賦予企業更多人才計劃評價自主權。完善園企校合作機制,建好用好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持續遴選一批“產業教授”。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推行“新八級工”制度,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

成都市氫能產業創新發展對接會暨2025“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現場。鐘欣 攝

  政策更優

  推動人才關鍵變量向最大增量轉化

  今年以來,成都市委人才辦結合成都“9+9+10”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精準制定各類人才政策,構建人才生態,為加快構建與新型工業化成都實踐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切實為高質量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今年3月底,成都通過了《2025年成都經信和新經濟系統產業人才工作方案》。《方案》圍繞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建立健全系統化工作模式,完善精準引才體系,優化科學育才機制,激活人才發展動能,打造強效聚才平臺,加速推動人才關鍵變量向發展最大增量轉化。

  與此同時,成都各區(市、縣)也先后出臺相關人才政策。如成都高新區發布“百萬年薪”榜單,涵蓋芯片設計、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崗位,最高年薪達300萬元;錦江區發布《關于禮遇產業園區人才的十條措施》,設立10億元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金,針對高端人才領銜的創新項目,最高可給予1000萬元的專項授信額度……

  “這些人才政策的出臺為成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將從加強人才創新創業資金支撐、大力引育頂尖人才及團隊、吸引匯聚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推動產業人才向園區集聚、強化創新創業場景供給、優化人才服務保障等方面,加快建設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構筑國際一流人才發展價值生態,敞開懷抱廣納人才,不拘一格評價人才,用心用情服務人才,進一步厚植城市人才競爭優勢,筑牢成都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

  同時,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將聚焦成都市“建圈強鏈”工作、“立園滿園”行動,不斷深化就業創業環境,堅持高端引領、產才融合、改革創新,以鍛造重點人才隊伍為主攻方向,以實施重大人才項目計劃為抓手,全方位引進、培養、服務和用好人才,支撐和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與新型工業化成都實踐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切實為高質量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 尤物92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色制服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开心五月在线 | 免费视频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