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金堂人,在德陽參加的城鎮職工醫保。以前在金堂這邊看病住院,要報賬的話要去德陽辦理。不僅要自己先墊錢,還要來回跑。現在,出院就能直接報賬。”在德陽工作的江先生正在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窗口辦理住院結算業務,幾分鐘下來,除自費部分外,其余的均由醫院和參保地結算完成了。省去了墊支和跑腿的難題,江先生覺得,異地就醫結算實在是方便極了。
隨著成德眉資四市異地就醫備案手續的簡化,更多定點醫療機構將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功能。今后,四市參保群眾看病住院,便可一卡通行。記者昨日從市醫保局了解到,作為推動實現成德眉資醫療保障同城化的工作之一,目前四市醫保部門正力爭盡快實現四市所有定點醫療機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生活更有質感。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要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其中,提升醫療保障質量水平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對此,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推動醫保同城化為抓手,讓市民共享醫保制度改革發展成果,助力成都幸福城市建設。
簡化手續便捷服務
帶給企業群眾最實在的獲得感
實現公共服務均衡普惠是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醫療保障無疑是關鍵指標。據了解,在省醫保局的指導下,四市在經辦服務、異地就醫、轉移接續、服務協議等6個方面,通過深化合作、持續推進,實現醫療保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去年3月,成德眉資四市醫療保障同城化發展第一次推進會議召開,會上就《關于推進成德眉資醫療保障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進行了討論,明確了推進成德眉資醫保同城化發展的工作目標、分解任務,以及創新特色項目。兩個月后,成都市醫保局邀請組織德陽、眉山、資陽三市醫保局在成都簽署了《成德眉資醫療保障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約定在醫保信息系統建設、異地就醫結算服務、藥品耗材集中招采、醫保基金監管聯動、職工基本醫保繳費年限互認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在接下來的細化分工中,四市醫保局同步設立了政策待遇、醫保經辦、基金監管、信息系統建設,以及異地就醫5個專項工作組,并明確了由成都牽頭負責政策待遇、異地就醫專項工作。之后,四市又簽訂合作協議,持續推進實現醫療保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讓同城化發展成果惠澤更多企業和群眾。
把參保群眾關心感受度最高的經辦窗口服務作為切入點,成都還進一步簡化手續、便捷服務,率先取消對德陽、眉山、資陽三市異地就醫提前備案手續,同時持續擴大異地就醫覆蓋規模。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0年12月初,成德眉資四市異地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分別達13512個、2067個、1543個、1124個,成都赴德陽、眉山、資陽結算2.9萬人次、結算金額2.93億元,普通門診和藥店購藥直接結算161.13萬人次、結算金額1.9億元。“此舉可從源頭化解市民報銷周期長、墊付資金負擔重、往返奔波費用大等難題,帶給市民最直接的便捷,最實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據悉,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度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最亮眼五張名片評選中,“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覆蓋1.7萬個醫藥機構”以排名第一的好成績,名列其中。
營造智慧醫保治理新場景
持續提升醫保服務治理水平
戰略合作關系明確后,醫保同城化福利加速釋放——成都市醫保局于正式啟動四市醫保局共享接入的“天府智慧醫保公眾開放基地”。它整合了成都醫保聯盟成員資源,是面向成德眉資四市醫保局及公眾開放的展示平臺、成德眉資醫保合作的首個線下場景成果、智慧醫保線下展示平臺和民生醫保線下互動窗口。
基地位于成都市人民西路97號。在這里,市民可通過便民桌,查詢醫保政策與流程相關問題;在運營大廳直接購買保險產品;在智能居家養老樣板間中,體驗自動監測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的智能床墊等高科技設備;還可通過“醫療保障大腦”屏幕,了解成都醫保概況、觀看實時醫保基金運行監控、參保人就診熱力地圖等大數據圖像。“這是成德眉資四市以醫保公眾開放基地為依托,不斷完善豐富相關互動體驗活動的形式內涵,將有力提升群眾對成德眉資醫療保障同城化發展工作的感知度。”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成都深化醫保制度創新、提升醫療保障質量水平的腳步還將繼續。記者了解到,圍繞“高質量發展攻堅年”主題,市醫保局將繼續提升異地就醫便利程度。在持續增加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定點醫藥機構數量的同時,推動全面實現成德眉資四市間定點醫藥機構“兩定”互認,推動實現取消四市間異地就醫提前備案手續。
不斷提高醫保經辦服務水平。逐步推進四市醫保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部分經辦服務四市通辦;基于國家醫保電子憑證探索推進全面覆蓋成德眉資四市主要醫療機構,涵蓋門診、住院等就醫方式的“一單式”直接結算。
還將持續攻關醫保轉移接續難題。協同四市探索推出成德眉資職工基本醫保跨統籌地區轉移和參保繳費年限互認實施辦法,努力打通阻礙成德眉資人才、產業以及市場資源自由流動的職工基本醫保制度性梗阻。
本報記者 繆夢羽 本報制圖 申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