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3日電 (劉剛 曹月茹 唐人杰)近年來,雅安市漢源縣堅持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加工產業為重點、鄉村旅游為紐帶,因地制宜探索“集約種養、自主營銷、農旅融合等多元發展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健康、跨越發展。今年1—9月,全縣村集體經濟純收入達1875萬元,同比增長100.4%。
集約種養興產業。堅持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立足資源稟賦,用好用活鄉村振興和民族資金,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坭美彝族鄉和愛村、火地村,片馬彝族鄉大營村、萬坪村等地,依托良好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流轉土地500余畝,種植多花黃精、川牛膝、當歸等中藥材;富莊鎮民安村充分利用轄區內優質天然草場優勢,采取“天然放養+人工飼養”相結合的方式,打造50余畝現代立體種養循環農牧場。
自主營銷促增收。采取“村企合作”的模式,唐家鎮富源村和九襄鎮桃源村等地累計投入中省財政資金300萬元,分別與漢源縣文旅農公司合作,開展掛面生產加工、桃源清泉桶裝水生產項目;通過與科研機構、面條深加工企業之間搭建合作橋梁,研發推出“黎州二兩面”和“桃源清泉”兩大本土品牌。今年1—9月,累計為村集體經濟增收80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80余個。
農旅融合謀發展。依托“花海果鄉”4A級旅游景區的優勢,整合大木村、紅光村200萬元中省資金,通過“撥改投、投轉股、股分紅”的方式,與國有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合作,打造梨苑小筑、梨花云澗、梨鄉別院等精品民宿示范點5家,輻射形成以精品民宿為引領、81家傳統民宿為代表的民宿產業集群,帶動形成旅游接待戶109戶、農家樂26戶、黃牛肉特色餐館13家,累計為村集體創收69萬余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