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綿陽北川縣獲悉,近日,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第三階段空域劃設方案的通知》(川低空辦〔2023〕1號),正式開通寬度為5公里的川通7號北川—金堂低空目視通道,獲批54平方公里的川協7號無人機試飛空域于12月1日正式啟用。
此次航線開通對北川有何意義?對北川通航產業發展有何積極影響呢?
據介紹,北川—金堂低空目視通道是綿陽北川永昌機場首條航線,進一步完善了川西北低空目視通道布局,打通了北川通用機場在全國通用機場布點的通道。新增川協7號無人機試飛空域,有利于北川打造無人機測試試飛示范基地,拓寬北川無人機產業發展空間。
近年來,北川圍繞“工業富縣”發展思路,將通航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已初步建成集制造、運營、旅游、培訓等為一體的通航產業集群。如今,通航產業已成為北川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同時,立足通航產業園發展現狀,北川圍繞建成“西部通航產業創新高地”,按照“產城一體”和全產業鏈要求,科學編制通航產業園控詳規,與中航通飛、中航科技等共同編制《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打造產業生態,初步構建“通航+研發制造、教育培訓、文化旅游、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的協同發展格局。
此外,北川與北航、廈大、電子科大、58所等央企、科研院校開展戰略合作,成立四川省無人機產業鏈創新聯盟,共建無人機測試試飛基地;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科技城北川通航(無人機)產業峰會、機場主體完工暨第三屆中國無人機航拍大賽、西安投資推介會等,承辦第二十一屆海科會之通航發展論壇及中國綿陽科技城無人機發展大會,聘任4名兩院院士為綿陽市通航產業科技顧問,全面拓展北川通航產業知名度影響力。
北川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母賢斌表示,北川—金堂低空目視通道的開通和川協7號無人機試飛空域獲批,標志著北川通航步入新征程,為北川加快建設西部通航產業創新高地和全國通用航空裝備制造先行區提供有力保障。
據介紹,空天產業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綿陽立足產業發展基礎,確立了包括無人機產業在內的八大“新賽道”產業集群,并對未來產業作出前瞻性布局,形成了集研發制造、產業配套、運營服務、空域資源為一體的無人機全產業鏈發展體系。
記者 湯小均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