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6日電 (林忠偉)2023年,梓潼縣借助1820個新型農業經營體,積極提供就業崗位8000多個,全力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幫助群眾實現就地務工增加收入。

梓潼縣演武鎮金禾家庭農場按照種養循環發展模式,種植柑橘1000余畝,建有“1400”生豬代養場八棟,每天有二三十人在這里務工,從事果樹和生豬管理,這些務工人員大多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園區一年要發七八十萬元的人工工資,一個人一年能掙兩三萬元左右,老百姓在這里做就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就能就業,還能夠種好家里的土地。”金禾家庭農場負責人馬波說。
文興鎮照耀村寨上家庭農場建有耙耙柑、蜜柚、大雅等水果基地1000多畝,照耀村2社村民趙桂蘭以前一直在外務工,隨著年齡增大,行動也不方便,便不再外出,就近選擇在家庭農場果園里務工。“現在年齡大了,在外也不好找工作。在寨上家庭農場務工,離家近,把家也照顧了,同時把錢也掙了,非常方便。”村民趙桂蘭說。

自強鎮建有果園9000余畝,當前正值果樹春管時節,急需大量務工人員。該鎮通過摸底,對全鎮在家勞動力登記造冊,實時通過微信平臺發布鎮內需要農民工的信息,并以村為單位統一組織,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流動務工服務。“自強鎮通過統籌安排勞務輸出,在解決各村勞動力各自為陣和短缺現象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鎮域內勞動力相互流動務工,增加在家群眾務工收入。”自強鎮黨委書記楊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