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5日電 (朱小勇 李潔)日前,瀘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四川省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瀘州市總工會三方在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大廳自助服務區共同簽署《瀘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裁審”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以下簡稱《“調裁審”聯席會議制度》)。瀘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堂兵,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坤,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常務副主席劉瑤到場見證簽署儀式。
《“調裁審”聯席會議制度》由人社、法院、工會三部門共同發起研究制定,包括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協作內容、工作程序、職責分工、工作機制、其他事項等7部分內容,旨在加強協商調解制度機制和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人社、法院、工會在勞動人事爭議處理中的部門職能作用,進一步整合調解資源,推動調解、仲裁、訴訟等糾紛解決機制銜接聯動,逐步建立受理范圍一致、標準統一、調裁審程序有機結合的新規則新制度,持續提升多元解紛服務質效,努力形成部門聯動質效明顯提升、協商調解解決的爭議數量在案件總量中的比重顯著提高、訴訟爭議案件穩步下降的良好局面,力爭實現組織健全、制度完善、隊伍專業、設施完備、科技支撐、經費保障、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多層次、全覆蓋的調解組織網絡,全面提升協商調解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讓勞動者維權“只跑一次、只進一門”,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調裁審”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設立“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解工作室”“勞動人事爭議工會法律服務工作站”“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聯合調解中心”,建立“平臺聯動、人隨案走、信息暢通”工作模式等4協作內容,細化了協商和解、調解仲裁、訴訟調解、強制執行等4項工作流程,提出了建立聯席會議機制、信息共享制度、案件研討制度、庭審觀摩制度、聯合培訓制度、多元調解機制、弱勢群體維權綠色通道制度等7個工作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