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華文媒體走訪成都醫學城三醫創新中心三期規劃館。 王磊 攝
中新網成都5月11日電(單鵬 起鈺婷)“經過近一天的走訪,親眼目睹了成都溫江大健康產業正蓬勃發展,醫學、醫藥、醫療‘三醫’發展走在全國前列。”11日,在深入了解成都溫江大健康產業發展狀況后,印尼國際日報董事長特別助理、執行社長張春梅感慨道。

海外華文媒體參觀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磊 攝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中國新聞社四川分社共同組織的“行走中國·2021海外華文媒體美麗四川行”活動11日啟動,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21家海外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記者走進成都市溫江區,感受溫江大健康產業發展“脈搏”。
如今,“三醫”是溫江的閃亮名片。近年來,溫江聚集了480家“三醫”行業領軍企業和上下游協作企業,其中包括全球CRO排名前十的藥明康德等醫學研發企業151家,中國醫藥工業綜合實力前三甲科倫藥業、全國醫藥工業30強羅欣藥業等重點藥械制造企業152家,前海人壽婦兒醫療綜合體等醫療服務機構61家。同時,溫江還吸引擁有國際領先消化內鏡影像AI技術的希氏異構等6家企業落戶,并啟動建設電子科技大學“三醫+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
據統計,近3年,溫江醫藥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連續保持25%以上增長;2020年,醫藥健康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00億元。

海外華文媒體參觀成都百裕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王磊 攝
成都百裕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裕制藥)是落戶成都溫江的眾多制藥企業之一,該公司主營產品是銀杏內酯注射液等新特藥品,“這款藥品從2001年啟動研發到2011年上市,歷經10余年。”百裕制藥生產總監張屹斌向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介紹稱,該藥品以銀杏葉為原料,適用于急性期腦梗死和恢復期腦梗死的治療,通過改善微循環減輕患者的后遺癥,自上市以來,產值已累計突破40億元。
“據我了解,這款‘明星藥品’已與歐盟許多國家達成合作,這對許多海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是一個好消息;而且這家企業制藥采用‘無人車間’,生產技術、衛生環境等達到很高水準,我為溫江有這么好的創新技術感到驕傲。”張春梅說。
在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樓大廳,意大利僑網總編輯王衛平仔細端詳著一臺全自動微流控核酸分析儀,這臺設備只有臺式電腦主機大小,用于新冠病毒檢測。據該公司試劑技術部副主任牟禹介紹,經過迭代,這臺設備檢測新冠病毒所需時間大大減少,從此前的4小時左右縮短至1小時以內。
“生物科技對人類生命健康舉足輕重,看到中國醫藥企業、‘中國制造’設備如此先進,對世界人民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海外僑民,我們由衷感到欣慰。”王衛平說。
當日,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還走訪了成都醫學城三醫創新中心三期規劃館,一同展望溫江“三醫”產業未來發展。目前,溫江已確立生物藥、高端藥械等8個產業門類17個重點產業細分領域,升級打造“三醫+大數據/AI”現代產業體系,蓄勢打造國際健康產業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