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7日電 近日,四川長虹披露年報和首季報。報告顯示,2024年四川長虹實現營業收入約1036.91億元,同比增長約6.40%;2025年第一季度,四川長虹營業收入268.37億元,同比增長12.89%。
四川長虹2024年逆勢大增,2025年第一季度延續增長態勢,這得益于三方面“勢”不可擋的驅動。

其一是智造創新,產品蓄力起“勢”。2024年3月,長虹云帆AI大模型平臺成為四川省首家在網信辦成功備案的大模型;2024年9月,四川長虹推出全球首款AI TV——Q10T MAX,為長虹家電帶來新的應用場景;2025年1月,長虹AI TV、AI冰箱、AI空調等AI家電集中亮相,展現了“人工智能”在長虹家電產業中的落地應用。
縱觀四川長虹家電業務2024年到2025年一季度發展進程,四川長虹不僅電視業務端完成AI化引領,旗下控股子公司長虹美菱的冰箱,也通過智能化技術賦能與高端功能升級雙輪驅動,持續推動產品體系向AI、品質化方向進階。
其二是產鏈升級,全域發展齊造“勢”。“5G+工業互聯網”技術,是長虹“智造”能力持續升級的基礎,“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智慧顯示終端智能工廠”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卓越級智能工廠(第一批)項目,也給長虹產品的“更新”和“更好”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通用設備制造、ICT綜合服務等戰略板塊同樣以全鏈思維構建競爭優勢,為業績增長立下功勞。
通用設備制造主要為其下屬控股子公司長虹華意旗下全封閉活塞壓縮機業務及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業務。報告稱,長虹華意全封閉活塞壓縮機業務實現穩步發展,新能源汽車壓縮機業務已銷量連續三年超過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速。通過全鏈思維,四川長虹通用設備制造業務實現收入約101.11億元,同比增長約14.20%。
ICT綜合服務主要為其下屬控股子公司長虹佳華旗下業務。近年來,長虹佳華在消費類業務、增值類業務與創新業務方面全鏈深耕。以創新業務為例,長虹佳華以智能分銷服務業務為基礎,在云應用、元宇宙、安全、低空經濟等戰略性領域持續布局和發力。2024年全年,四川長虹ICT綜合服務業務實現收入約368.84億元,同比增長約8.28%。
可以看見,從產品鏈到智造鏈,四川長虹優勢不斷擴延,全域造“勢”揭示一個事實:用產鏈同步升級的方式打造的全域發展優勢,不僅基礎堅實,且更具優勢。
其三是內外同飛,品牌全球贏聲“勢”。聚焦歐洲等核心市場,長虹電視在產品端、運營端和供應端等方面多措并舉,在中國電視出口市場位列前三;空調業務深耕根據地市場,積極開拓新區域、新市場,并取得了較大突破;冰箱領域,產品端加大中高端產品研發投入,促規模、調結構。
與國際雪聯頂級滑雪賽事深度合作、牽手澳洲“圣喬治伊拉瓦拉龍”橄欖球隊,成為德國保時捷網球大獎賽官方高級合作伙伴……長虹用全球體育IP海內外聯動的方式,面向全球釋放活力無極限的科技與運動質感,這些既為長虹產品全球銷售保駕護航,也成功實現品牌價值持續增值。2024年,長虹品牌價值已達2368.76億元新高。
過硬的產品實力、制造實力與產業實力,成為品牌活力四射的底氣,反之,全域發展的“良性經營”,同樣受益品牌的“匠心運作”,兩者雙向互哺、相得益彰,為長虹業績屢破新高提供了堅實保障。(完)